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公共记忆中的民国大学

发布时间:2018-10-16 19:18
【摘要】:近一个世纪前的民国大学,作为东西方文化良性融合的结晶体,最大可敬之处是对舶自西方的现代大学基本品格的尊重,具体表现在:把教育与科研置于主导地位来设计大学的主体制度,承认并保障私立大学的公平地位,于教师聘任、晋升制度中所体现的破格取才态度,大学校长专心一职,严控毕业出口等方面。这些理念和具体做法,对今日中国的大学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
[Abstract]:Nearly a century ago, the Universi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benign integration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was most respectable in its respect for the basic character of modern universities originating from the West.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s: putting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to design the main body system of the university, recognizing and guaranteeing the fair position of the private university, adopting the attitude of taking the talent in the appoint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promotion system, and devoting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to the post. Strict control of graduation exports and so on. These ideas and concrete practices still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university reform in China today.
【作者单位】: 湖南工程学院高教研究与教学评估中心;
【分类号】:G64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房列曙;民国时期高校考试制度的历史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远;杜文涛;;《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2 邓忠汉;大学精神描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3期

3 李彩霞;人才培养与《大学语文》课堂教育[J];鄂州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陈忠群;大学的理念及传统精神探析[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王彩霞;;试探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起源[J];高教探索;2006年02期

6 郭海;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状况和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5期

7 杨杏芳;;大学教师角色扮演的哲学与社会学分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宋秋蓉;大学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学术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9 杨东平;浅议中国近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10 胡钦晓;高校社会资本论[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克利;;经由大学思索科学发展观——从湖南大学办学渊源说起[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忠;商会与中国近代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3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叶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王李金;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D];山西大学;2006年

6 庞晋伟;崇善的大学[D];东南大学;2006年

7 邹晓平;地方院校战略规划的理论问题与个案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8 杨蓉蓉;学府内外[D];复旦大学;2006年

9 丁常昕;从缓冲区到结盟:新中国成立前后苏联的对华政策[D];复旦大学;2007年

10 何彬生;转型时期我国民办高等院校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金芳;对我国大学人文教育式微的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马学斌;我国民办高校课程特色创建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董秦蜀;陕西省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4 朱春玲;民国早期(1912年-1927年)大学教育管理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李晓鹏;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发展机遇、挑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树江;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李钊;湖南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8 严丽萍;地质研究所—中国20世纪初叶精英教育的成功尝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梁文芳;20世纪50年代前后中国私立高校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曾祥志;1978年后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发展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大伟;宝贵;;教育价值下大学生愿景教育管理[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2 李祖超;梁春晓;;自主招生制度设计的重新审视[J];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06期

3 成光林;徐海波;;影视动漫类实验室的自主立项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06期

4 晏成步;;关于建立“生均拨款标准”的制度设计与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5 刘海峰;;高考改革的突破口:自主招生的一个制度设计[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6 邹银凤;孟倩;;完善高校教育职员制度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6期

7 辛虹;;实施岗位聘用制度 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兼谈高校进入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新时期[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Z1期

8 刘国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6期

9 刘亚荣;;我国政府与高校的组织内契约关系探索——基于组织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10 谢凌凌;;大学生态:本原特性、现实观照与治理要义[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邓蕊;袁建辉;;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市场需求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2 谢维和;;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需要新的制度设计与安排[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3 傅红春;;大学科研创新的制度设计[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4 马红梅;;研究生奖学金改革的制度解[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张光慧;;高校制度建设的概念、法律依据与基本原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金圣;;高等教育史视角下的大学“行政化”问题探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子砚;“免费读师范”的理想与现实[N];中国商报;2007年

2 记者 司晋丽;大学生“下乡”应摆脱“镀金”色彩[N];人民政协报;2009年

3 练玉春;师范生免费教育 制度设计要先行[N];光明日报;2007年

4 石子砚;应从制度上防范助贷违约[N];中国信息报;2008年

5 贺斌 罗晶;师范生免费有望9月恢复[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蒋晔;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第三条道路”[N];光明日报;2005年

7 魏文彪;“助研经费”不能“逆向投入”[N];广东科技报;2007年

8 吴晶邋周婷玉;免费师范不是“保险箱”,还要“优胜劣汰”[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孙巡邋陈炳山;“想带博士先掏钱”[N];新华日报;2007年

10 赵天一;大学的钱:来自何处,花在哪里?[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天天;我国高校技术资源转移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强峰;高校奖学金工作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琴;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我国大学评价模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9年

3 朱红;公费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制度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涛;“教授治校”在我国20世纪上半叶引进的回顾与反思[D];山西大学;2005年

5 肖卫东;江西LG大学薪酬设计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安卓;大学生学习权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焦伟;论高校教师薪酬制度的改革[D];河海大学;2006年

8 王志丰;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实现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范丽炜;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于江;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免费师范生政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75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75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6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