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微电子学专业特色的挖掘与拓展
[Abstract]:The specialty of microelectronics in Fudan University has a long history, which has form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bination of foundation and specialty, equal emphasis 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 the second batch of specialty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training metho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electronics major in Fudan University have been excavated and expanded.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系;
【基金】: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资助
【分类号】:TN40-4;G6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招生改革发布 2012复旦MBA将实现“全面预录取”[J];董事会;2011年07期
2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J];人生十六七;2005年12期
3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J];新闻大学;2011年02期
4 张婕;;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现实与前瞻[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孙东方;刘小红;;依托特色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惠州学院服装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6期
6 张子照;朱晟利;;谈地方本科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7 赵树凯;张静;冯晓丽;;试论电子信息类特色专业的内涵和特征[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复旦大学开办国学班[J];基础教育;2006年08期
9 ;以房子换“脑子”以“脑子”换票子 复旦大学与新黄浦集团联手发展[J];求知;1998年05期
10 杨文博;;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研究——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之比较[J];文教资料;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宝龙;赵韩强;余沛明;杨敏;;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2 安建平;周荣花;卢继华;;面对信息行业快速发展现状,探索特色专业建设新模式[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3 德里达;张宁;;教授的未来和无条件大学——在复旦大学的演讲[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4 ;人才和创新的摇篮[A];2010江苏通信业发展蓝皮书[C];2010年
5 王永权;郭建忠;包志宏;孙桂芳;;从文献计量角度聚焦复旦大学医学科技发展现状——复旦大学医学科技国际论文计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6 周自刚;唐金龙;施鹏程;;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为动力全面发展光信息专业教育[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林丽;;关于区校联动做好新时期高校退管工作的思考[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9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9年
8 伍海云;张祥永;李孙巧;;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策论[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9 孙桂芳;王永权;仲实;包志宏;;重大科技专项给高校学科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A];第二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医学科研管理处(科)长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许耀铭;;浅析大学排名的评价体系和一流大学的特征[A];哈尔滨工业大学首届“老有所为”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新合;市委书记张智全在复旦大学中国地市党政干部论坛发表演讲[N];陇东报;2008年
2 记者 徐瑞哲;杨玉良任复旦大学校长[N];解放日报;2009年
3 苏诗苗 李远明;复旦大学访问团到我市考察[N];三明日报;2009年
4 记者 潘荣进;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考察医药城[N];泰州日报;2010年
5 记者 冯芸;我省新增33个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N];河南日报;2010年
6 吴澧 旅美学者;假如小孙进了复旦[N];南方周末;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滢莹;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班开学[N];文学报;2010年
8 顾雷鸣;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成立[N];新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沐滟 袁柳;无锡-复旦 百年“牵手梦”终圆[N];无锡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宋晓晖;山大新增两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N];济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金江;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4 程斯辉;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世家;中美公共关系高等教育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程家福;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结构研究(1950-2007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9 曹yN遐;源于大学校园的创业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凡;我国高校特色专业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能芳;抗战时期复旦大学办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郑志翔;高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李露萍;高等学校标杆管理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5 陈桃兰;私立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斌;中国低碳校园建设—复旦大学案例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7 胡大志;通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D];复旦大学;2008年
8 毕春春;中国普通公立高校的学费现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王树凤;课程观转变与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改革[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岳小力;基于学生参与经验问卷调查的高等教育评价新途径[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90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29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