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17 08:13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地方高校自身面临着一些诸如规模与质量发展的难题。如何在地方高校规模得到扩大的同时,更好地保障教育的质量,也就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质量的提高与保障,又离不开对地方高校的科学评价。课程评价作为地方高校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开始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本研究就是基于地方高校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和困境而提出,针对当前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对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机制进行研究。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从课程评价的基本理论、课程评价的发展历程、课程评价的模式和课程评价元评价四个方面对国内外关于课程评价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解释其启示;对本研究涉及到的几个核心概念“地方高校、课程、课程评价、评价机制”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是现状与原因分析。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和结合实际情况对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入的剖析。我国地方高校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程评价的意识不强;课程评价主体单一;课程评价标准不科学;课程评价模式不完善;课程评价管理不健全。其根本原因是对地方高校课程评价理念的片面理解和课程评价目标的偏离。第三部分是比较研究。总结国外高校课程评价的经验:强调多维度的课程评价;构建细致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对课程资源的评价;重视课程评价元评价,并从中得出启示。第四部分是理论研究。介绍地方高校课程评价的类型与模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地方高校课程评价的类型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地方高校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有:泰勒的目标(goal)评价模式;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评价模式;斯克里文的目标游离( goal-free)评价模式;斯塔克的外观( countenance)评价模式;回应性评价模式和解释模式。第五部分提出构建我国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机制的策略。理念上,,建立明确的课程评价意识;制定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完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实用的课程评价模式。最后形成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scale and quality. How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t the same time when the scale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expanded will inevitab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The improvement and guarantee of quality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evalu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valu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lso began to get more attention.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ies and difficultie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urriculum evalu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echanism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tudied. Including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s analyzed from four aspects: the basic theory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the mode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the meta-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its enlightenment is explained. This paper defines several core concepts, such a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evaluation mechanism. The second part i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chanism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deeply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re: the consciousness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not strong; the subject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single; the standard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not scientific; the model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not perfect; and the management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not perfect.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e one-sided understanding of the idea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deviation of the objective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The third part is a comparative study. Summing up the experience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foreign universities: emphasizing multi-dimensional curriculum evaluation; constructing a detail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meta-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drawing inspiration from it. The fourth part is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ypes and models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the types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diagnostic evaluation, formative evaluation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self-evaluation and external evaluation.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The basic models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aylor's objective (goal) evaluation model, Stavelby's CIPP evaluation model, Skryven's goal-free evaluation model, Stark's exterior (countenance) evaluation model, etc. Response evaluation model and interpretation model. The fifth part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constructing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In concept, we should establish a clear awareness of curriculum evaluation, formulate scientific criteria for curriculum evaluation, perfe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urriculum, and develop a practical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l. Finally, a reasonabl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chanism is formed.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地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J];大学(学术版);2011年07期

2 ;地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J];大学(学术版);2011年05期

3 ;地方高校的改革与发展[J];大学(学术版);2011年06期

4 马瑞民;张景富;赵继锋;张慧超;;地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7期

5 杨庭业;;论地方高校的绩效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熊晓莉;侯永广;;地方高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1年26期

7 宋远航;;彰显社会服务功能: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8 郭丽君;周清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J];教书育人;2011年18期

9 米建惠;;地方高校如何为张家口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J];大家;2011年17期

10 郭开朗;;在全省高校化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湖南教育(下);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春燕;;地方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夏再兴;刘毅群;杨红霞;;地方高校行政化与软预算约束研究——以湖北省地方高校为例[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倩;;地方高校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A];第六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1年

4 白红武;;浅谈地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A];向数字化转型的图书馆工作[C];2004年

5 郑俊褒;汪亚明;张云华;;浅谈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实验室资源配置问题[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6 方一兵;;论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现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莫少林;;重组地方高校科技力量适应科技形势发展[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8 单连良;;地方高校技术转移SWOT分析[A];第五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研究会理事会论文集[C];2009年

9 冯敏;陈素莲;;地方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刍议[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10 卢维奇;张俊敏;梁舒萍;刘弋潞;;双语教学在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苑海震;地方高校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N];河南日报;2009年

2 方芳;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探讨[N];财会信报;2009年

3 蒋冬青 曹执令湖南工学院;加强管理,促进地方高校快速发展[N];中国建材报;2009年

4 阜阳师范学院 刘学忠;地方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路径[N];光明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盛利;中央财政投入应适当向地方高校倾斜[N];科技日报;2010年

6 记者 龙亚芳;突出特色 打造一流地方高校[N];永州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杨晨光 蔡继乐;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如何走出发展困境[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 尚钢;打特色牌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孙小林;谁该为地方高校负债买单?[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10 庄创奇;地方高校:勿成人才洼地![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罗序斌;地方高校新区建设债务风险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王志刚;论发展地方高校科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雁冰;质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叶們;地方高校定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左兵;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9 邱瑜;论幼儿园课程的诊断与改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新跃;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明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临阳;基于地域特色的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方一兵;我国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技术创新界面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4 范倩;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刘洪;地方高校校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李琳;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赵巧琴;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白静慧;地方高校应用网络教学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9 程启斌;地方高校债务形成与化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春爱;论我国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37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37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