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组织的结构要素与结构形式

发布时间:2018-11-24 10:59
【摘要】:知识世界和人的塑造是大学组织生成的逻辑起点,学科是大学组织结构的核心,而工作结构、信念结构和权力结构是大学组织结构的三大基本要素。大学组织的结构形式主要表现为科层制组织结构、松散结合与社会技术系统以及扁平化、柔性化和网络化的组织形态。组织的结构决定着组织的形态和组织的效能,以组织观点分析大学内部结构要素和结构形式,进一步厘清大学机构间的责权关系,对于更好地掌握大学组织的结构规律,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bstract]:The world of knowledge and the shaping of human beings ar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formation of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Discipline is the core of universit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while work structure, belief structure and power structure are the three basic elements of universit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main forms of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are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system, loose combination with social technology system and flat, flexible and networked organizational form. The structure of the organization determines the form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organization. To analyze the elements and forms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university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point of view, and to further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powers of the university institutions, it is necessary to better grasp the structural law of the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y syste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组织部;
【分类号】:G64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含韫;论个群目标一致性机理及和谐管理路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云飞;;论农民的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康积萍;杜斌;李松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影响分析——以陕西眉县猕猴桃安全生产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4 金顶兵,闵维方;论大学组织中文化的整合功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5 卢雁,韩松,李伟一;我国残疾人体育管理组织结构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6 韩丁;;高等体育院校的“休闲与健康”公共服务供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7 时立荣;非营利组织运行机制的转变与社会性企业的公益效率[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刘欣欣;时立荣;艾茹;;社区的组织网络关系建设——对北京市朝外街道社区组织间资源的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胡河宁;;组织传播早期研究中的人际关系学派[J];今传媒;2010年12期

10 王声平;;幼儿教师流失:组织社会学视角[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伟;王培训;王明;;当前普查社会动员方式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李彦博;;中国单位组织中的成员依赖心理[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邹晓抒;;农民组织化问题初探——基于对黔东南地区的实地调查[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阮金之;;国际制度的群体视角[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5 杨志华;洪延庆;徐晓燕;;洪延庆女子七项全能执教特征研究[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程瑛;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资源竞争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严智雄;高职院教育的认同危机及其后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小华;当前清真寺与回族乡村社会之间关系的实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刘梅英;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体育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晓青;基于混合增长的“产住共同体”演进、机理与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张长达;完善我国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胡海青;经济利益、价值恰当与企业参与[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吉丽;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沟通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勇;从组织社会学看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组织特征[D];湘潭大学;2010年

3 谭文邦;现代组织视域下的村民自治组织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董博;非单位青年组织归属方式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苏漫;解析80后油画创作者的感觉受生存环境的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6 陈钢;信访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刘晓媛;江西省普通高校学生会体育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张圣超;我国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寇炜萍;权变理论视角下企业销售人员异动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小兰;选择性亲和下的渐进式嵌入:绵竹青红社工服务中心发展历程的个案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志卫;;关于深化高校组织结构改革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6年32期

2 付江平;;从大学组织特征论教学管理[J];纺织教育;2006年03期

3 徐永;;文革场域下的大学组织病态权力研究——基于二元权力结构论的文本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9期

4 赵彦志;;大学组织模型:一个基于知识分析的理论框架[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任文闻;;从危机走向创业:大学组织的转型——读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的转型的途径》[J];现代交际;2010年09期

6 王鑫;;文化维度下厘定的三类大学[J];江苏高教;2011年01期

7 黄彬;陈丁堂;;大学组织变革的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8 阮来民;;关于大学组织学习力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肖福峗;;论大学制度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叶文梓;;论大学教师生活方式的特殊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雪竹;;高校学生社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杨秀芹;;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过程与实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吴玉宇;;利用金融工具加快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思考[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黄玲毅;;浅谈高校双语教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陈煜;叶祥凤;;高等学校柔性定制人才模式探讨[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但昭彬;;简析中央苏区高等教育的办学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高松元;;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法治化:路径、原则与经验[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李冰;;对当前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从审查制向评价制改革的研究与思考[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雪竹;李炎锋;;浅论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黄清云;;加快上海民办高校发展的几点建议[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海志;中国知识产权高等教育,更待山花烂漫时[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們;松绑国有大学 财务自主助推产学研一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曲秉春 金喜在;择业能力培养需要创新[N];光明日报;2009年

4 北师大珠海分校“珠海高等教育改革特别试验区”课题组 于风政;在珠海设高教特别试验区谋广东高教新的重大突破[N];珠海特区报;2009年

5 孟丽娟;高等教育:我们拿什么和欧美PK[N];科技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轲真 冯庆 刘秋伟;澳门与横琴校园将由隧道连接[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记者 董超文 通讯员 虞海霞;河套地区将主要发展高等教育[N];深圳商报;2010年

8 记者 罗霞;我省与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合作多领域拓展[N];云南日报;2011年

9 记者 刘宏;我省高等教育突飞猛进[N];江西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丁光清;蔡敬民: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命线[N];安徽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宇;19世纪英格兰高等教育转型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3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崔爱林;二战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卢晶;专业认证制度的治理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朱迎春;区域“高等教育——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何振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研究(1850-1960)[D];河北大学;2008年

8 吴越;中国高校联盟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10 孟丽菊;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陶立;以色列高等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董有志;对高等院校评价认证机构的认可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姜婷婷;我国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平等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4 卫婷婷;我国中央政府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责任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5 谭晓玲;近十年我国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收益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劳丽静;现阶段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0年

7 于海曼;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学费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侯若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刘恋;哈珀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D];河北大学;2011年

10 董新美;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政府间财政责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53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53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9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