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主驱动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建设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driven talent training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should be the direction of the effor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driven quality assurance cycl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do the following work well: to establish a teacher-oriented quality assurance concept, to emphasize the abi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the appointment of teachers, an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level of teacher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rough various ways. In the reform of performance pay system, teachers should be guided to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and put into teaching, and all kinds of incentives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form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teacher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quality.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国际化时代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20111080949)
【分类号】:G64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02期
2 林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萍;;高校应树立多维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念体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周志新,胡青;高校网络教育质量管理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7期
3 周彩云;;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6期
4 李建辉;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质量问题辨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刘芳;和谐社会的基础——高等教育专业与多元化的合理配置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韦益毅;;全面品质管理应用于公安院校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尹飞鸿;;工程类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8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9 王志刚,任良玉,党会智;加入WTO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6期
10 解晓东;试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质量标准与质量保证[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颖;裘伟廷;;基于Internet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川平;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质量基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马万民;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唐仁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综合素质多重视角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张继林;共轭动力系统分析及其在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管理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7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8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坚;福州市城区小学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倩;高等教育需求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袁芳;新疆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健美操专修课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4 肖晓春;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5 孟现志;大学科技人才精益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6 李娟;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学质量问题研究[D];汕头大学;2003年
7 衷发明;ISO9000学校教育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8 何雪峰;军医大学临床本科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9 钟小林;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元静;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2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研究性学习[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4 林健;;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教师队伍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5 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6 林健;;形成具备竞争优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7 林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8 朱军;范慧慧;;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建构中的若干关注点——基于复旦大学问卷调查的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年08期
9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华;王国栋;李春梅;樵淑银;;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12期
2 陈锡畴;;坚持“三个贯穿全过程”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11期
3 张晓京;;创新教学管理手段 确保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1期
4 刘秋云;;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策略[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5 池临封,刘继荣;岗位聘任制中的行为短期化及其防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6 王艳;康君;刘伟;;做好岗位聘任工作 促进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7年05期
7 山鸣峰 ,李惠;岗位聘任:高校教师队伍 建设的突破口[J];人才开发;2001年08期
8 卢建国;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初探[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钱福良,沈学伍;以实施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为突破口构建绩效考核新体系[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3年03期
10 苏朝晖;改革职称评审制度 推行岗位聘任制度[J];行政论坛;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智峰;李同明;;努力打造民办高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张耕;;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A];海南省“人才发展与荣辱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戴塔根;万方;;“产学研”三结合提高地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A];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地学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董正华;赵天才;;强化经典课程教学,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A];仲景医学求真(续二)——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国义;;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研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张凤阁;马少华;;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体现人才培养特色,科学修订教学计划[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丁友梅;雷亚宁;;加大实验室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李明华;;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教学融合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王家民;王芳媛;孙浩章;王丰;马建华;;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包装工程教育及人才培养问题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10 刘锦华;孔水;;巧点心灵火花——“‘三二三’德育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调研报告[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岚;多项举措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N];消费日报;2008年
2 方政军 陈思中;华中科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柯昌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生命线[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李传永 孙红军 伍义涛 邬宝山;精心造就现代警官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N];人民武警;2003年
5 淮南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 方川 副部长 唐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N];淮南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王佳;将学习实践活动落实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N];中国民航报;2009年
7 ;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N];黑龙江日报;2009年
8 记者 张真弼;湖北高校扩招后确保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王莹 河北经贸大学校长;提高教学过程监控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N];光明日报;2004年
10 高等教育司;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新思路新举措[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缨;学术规范教育及其制度安排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周彬;教育政策基础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5 李楠;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6 郭欣;教育制度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方;高校扩招中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2 谢至;四川SF大学教师绩效薪酬制度改革探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贾素英;邯郸粮食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4 朱鹏举;新西兰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连仙枝;山西省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7 顾珊;A技师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郭秀琴;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方向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张晓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59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5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