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RIZ理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Abstract]:......
【作者单位】: 哈尔滨金融学院基础教研部;
【基金】:哈尔滨金融学院科研项目《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资助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洪儒;谢志英;;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郭宇,廖文和,程筱胜;TRIZ理论与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马霖;武军莉;杨静宁;朱毓杰;;浅谈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对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国新;徐小力;时延辉;左云波;;基于TRIZ理论的热分析仪加热炉体设计[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齐瑞文;杨明朗;黄婉春;;TRIZ创新理论在卧式卷烟包装盒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06年01期
3 王向阳;曹学舰;李燕;;基于TRIZ理论的传统剪刀创新设计[J];包装工程;2007年11期
4 王磊;檀润华;韦子辉;杨雨;李强;;基于文化和技术的产品外观进化模式[J];包装工程;2008年07期
5 侯庆斌;任工昌;;基于TRIZ的产品形态创新方法[J];包装工程;2009年06期
6 伍卓章;廖敏;徐利伟;;焊吸两用电烙铁创新设计[J];包装工程;2010年24期
7 吕正刚;刘恒丽;曹勇;;基于TRIZ理论的超市寄存柜结构创新设计[J];包装工程;2012年06期
8 江小浦;向厚斌;;基于TRIZ理论的食品安全包装创新理念[J];包装工程;2012年14期
9 桑丹虹;韩成浩;;浅谈如何组织好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J];才智;2010年34期
10 张惠娣;;基于TRIZ与CAI的机械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荒野;;在青少年中培养TRIZ创新方法的思路[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1分会场-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明朗;章永锋;;信封包装的再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3 陈东来;檀润华;;整形外科中的发明原理分类研究——发明原理之No.1至No.20[A];200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陈东来;檀润华;;整形外科中的发明原理分类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伟华;;基于TRIZ理论的高温、高压热水泵机械密封系统设计[A];2012年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机械》2012增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丽;基于QFD的概念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杨智懿;供应链成员创新风险度量及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邢德强;复杂机械产品性能驱动设计方法及其典型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永升;基于公理设计的精益制造系统的仿真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刘璇;面向特种机器人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6 甘得泉;柔性产品平台设计理论及其应用[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7 白仲航;模糊前端驱动的机械产品创新设想产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刘曦泽;面向复杂机电产品的模块化产品平台设计方法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陈洪武;基于基因工程的机械产品设计理论与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高常青;机械产品快速创新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坤元;创新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形成相关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黄妮;TRIZ理论在产品感性形态塑造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贵平;基于QFD/PKM/TRIZ集成的产品有效创新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4 钱炜苗;基于功能分析、约束理论和TRIZ创新设计理论的产品改进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储文姬;基于QFD/TRIZ/FCE理论的微波干燥设备的设计与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旭光;功能—结构双向创新方法的商空间模型[D];浙江大学;2010年
7 余庆平;自然语言理解中名词多义词辨析及在智能仪器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和婷;面向机械产品设计领域中自然语言理解的动词聚类[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周璐;面向设计的“有”字语义分析及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帅;自然语言理解中介词管界处理及其在机械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苏;分形理论对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启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刘德彰,张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力所在[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伍贻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学体系创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李彦,王杰,李翔龙,赵武,胡伟;创造性思维及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3年12期
5 张鹏,于兰,刘助柏,张岩岩;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6 牛占文,徐燕申,林岳,陈永亮;实现产品创新的关键技术──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J];机械工程学报;2000年01期
7 王知源;许晟;;谈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年29期
8 龚益鸣,丁明芳;TRIZ——解决创造性问题的理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01期
9 李志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23期
10 许晓鸣;;以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2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宇,廖文和,程筱胜;TRIZ理论与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马宇清;原红蕊;;音乐审美教育对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特有功能[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刘刚;;论社会实践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理论观察;2007年02期
4 周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5 张颖香;;刍议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9期
6 王献敏;袁建勤;康健梅;;高校思政教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切入点[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0期
7 华启新;大学生创新能力系统初探[J];沧桑;2005年04期
8 付启敏;;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梁微;;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之我见[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3期
10 何明瑞;;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分析和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龙;贾继伟;刘爽;;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第四届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2008海南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闫石;马英忱;王涛;;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3 战家旺;夏禾;张楠;;利用创新性实验提高大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李俊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刘津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6 ;第二节 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牛小燕;顾四方;顾梅园;;浅谈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创造力的激发[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8 赵月飞;;灰色聚类法在军校学员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9 赵艳华;吴智敏;王吉中;姜峰;;土木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探析[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吴二军;;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条件与途径[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进;我省大学生本地就业更难[N];湖北日报;2007年
2 楚天欧亚职业学院 熊端练 徐普查 沈丹;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 提高管理和教育质量[N];黄冈日报;2005年
3 闻白;大学生卖鸡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李青山 实习生 顾艳伟;南宁大学生有车族浮出水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5 王海燕 通讯员 王秋凤;首批123名大学生赴京郊支教[N];北京日报;2007年
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扎实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蒋夫尔;广阔农村任大学生充分施展才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何怀宏;善始还须善终[N];中国人口报;2006年
9 ;支教毕业生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10 耿建扩邋傅春秘;秦皇岛“大学生低保”何以闲置[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洋;日本大学创新能力的历史建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8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唐仁春;我国普通高校本科生综合素质多重视角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成芳;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管理改革[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刘沫;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3 张立鹏;当代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祝少辉;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5 袁培;校园环境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李桂丽;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罗圣淮;论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D];南昌大学;2006年
8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744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37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