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北京大学微生物学实验课模块化教学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9-01-08 11:04
【摘要】: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生命科学分支学科,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他分支学科如分子生物学等的发展。在北京大学新的教学体系下,微生物学实验课被提前到大学一年级本科生选修。为了保证一年级本科生能够掌握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术,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作者在参考了国内各综合性大学所编写的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教材之后,认真梳理了教材中相关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明确了微生物基础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和目的:学生能掌握微生物学基础实验技术并能初步运用这些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根据新体系中教学目的,作者重新设计和丰富了微生物基础实验内容,进行了模块化教学的实验教学安排,增强了课程的整体性、连贯性、实用性和开放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了教学目的。
[Abstract]:Microbiology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life science and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branches such as molecular biology. Under the new teaching system of Peking University, microbiology experiments were advanced to freshmen.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first-year undergraduates can master the basic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of microbiology and achieve good learning results, the author has consulted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microbiology basic experiments compiled by various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basic experiment of microbiology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is carefully combed, and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objectives of the basic experiment course of microbiology are clarified: 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of microbiology and can use these techniques to solv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urpose of the new system, the author redesigns and enriches the experimental contents of microbiology foundation, and carries ou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rrangement of modular teaching, which enhances the integrity, consistency, practicability and openness of the course.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achieve the purpose of teaching.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分类号】:G642;Q93-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勇;全学军;谭怀琴;赵清华;;植酸酶产生菌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2 刘秀花;梁峰;;小麦根际促生菌的筛选与促生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0期

3 胡仁火;任国祥;;9种中药植物抑菌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4 高玉爽;田连生;;多菌灵降解菌株的分离以及降解条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5 王英健;;解磷细菌的分离纯化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2期

6 高小朋;郑荣;苏翠翠;王涛;;陕北地区土壤中残留农药——氧化乐果高效降解菌的筛选[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7 江晨舟;徐功娣;赵晓祥;;三格厌氧氧化槽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菌种筛选及条件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8 闫华晓;赵辉;朱硕斐;许秀坤;王德虎;林明;刘桂丽;;硅酸盐细菌DMS3促进钾长石释钾及绿豆生长作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5期

9 吴学华;付桂明;万茵;郭德斌;陈勇辉;罗阳帆;吴晓芳;;草甘膦降解菌A-F02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5期

10 冯波;赵红卫;张迅;方为茂;熊莹;;高活性沼泽红假单胞菌分离及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高丹英;杨娇艳;兰波;赵良元;杨劭;;黑臭水净化菌株-光合细菌的筛选及其水质改善能力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官雪芳;刘波;林斌;林抗美;马丽娜;;培养条件对阴沟肠杆菌乐果降解效能的影响[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忠;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肖晶晶;固定化脱氮菌群处理含氮污水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张俊忠;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韩衍青;应用超高压技术延长低温火腿的货架期[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5 黄玉茜;花生连作障碍的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6 黄丽萍;溴胺酸的生物降解及降解途径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7 张春晖;中国优良酒类酒球菌(Oenococcus oeni)的分离筛选及苹果酸—乳酸发酵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8 唐光临;焦化废水亚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9 张瑜斌;九龙江口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及藻体异养固氮菌的某些生态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10 董晓丽;胶质红假单胞菌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福存;发酵鸭血肠生产工艺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余洋;卤制甲鱼加工工艺及贮藏特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罗丽;柠檬形克勒克酵母(34-9)对柑橘意大利青霉抑菌机理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兰杰;一株热带假丝酵母利用木糖生长及其产酒精特性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唐敏;高碳煤矸石与采残煤矿井下生物转化可燃气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孔凡敏;产油脂酵母菌株的选育[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吕锋;袋装混菌发酵全价饲料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任军俊;同步除硫脱氮除磷微生物筛选及对矿区废水处理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9 侯银臣;硅酸盐细菌的选育及其在生物脱硅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潘涛;一株酸性α-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发酵条件及基因克隆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茹;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1年01期

2 吕英波;杨田林;王爱芳;胡绍明;李延辉;武中臣;乔威;;建设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年08期

3 杜庆华;发刊词[J];应用力学学报;1984年01期

4 廖霆;对师专微生物学实验课开设的几点意见[J];宜宾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5 吴萍,李正鹏,史钧,黄诚;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初探[J];生物学杂志;2002年04期

6 张可方;水处理实验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徐海波;王勤波;李希;;粗对苯二甲酸的熟化动力学实验技术[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05期

8 谷卓伟;张兴卫;孙承纬;;激光驱动带窗口宏观飞片特性实验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2008年01期

9 石岗;李良;耿艳峰;;远程数据传输实验系统的构建[J];实验室科学;2009年02期

10 杨春维;任百祥;苏斌;汤茜;;《水处理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芳;宋三泰;郭斯启;;检测雌激素诱导蛋白pS2的两种实验技术比较[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应用生理学委员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黄西成;胡文军;谢若泽;张方举;陈裕泽;;中物院总体所SHPB实验技术研究进展[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宁波大学关于Hopkison压杆实验技术相关工作介绍[A];Hopkinson杆实验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谷卓伟;申永明;林杭;;激光驱动带窗口飞片实验技术研究[A];第八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张德志;钟方平;王占江;李焰;朱玉荣;林俊德;;柱形爆炸容器内壁载荷研究实验技术[A];第四届全国爆炸力学实验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重刚;;掌握和灵活应用实验技术和方法是生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王建华;徐华昭;何凌辉;刘世俭;张波;;燃料冷却结构中的流-固-热耦合问题研究[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8 张喜华;楼沩涛;李豆;;岩石类试件的动静态拉断实验技术[A];第三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2年

9 徐贵全;;床旁实验技术的临床应用[A];贵州省全省检验人员检验医学知识更新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6年

10 李学梅;王继辉;;复合材料界面的实验技术现状[A];第十五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明;浙大首创中药指纹图谱实验技术平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2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刘刚;虚拟现实实验技术在遗址保护研究中的应用初探[N];中国文物报;2006年

3 傅秀芬;基金会出资奖励实验技术成果[N];新清华;2004年

4 孙春艳;两项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在我省启动[N];吉林日报;2007年

5 王泽议;构建开放式 科研大平台[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伊古建;外地病人如何送标本[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实验技术[N];科技日报;2007年

8 朱冰;我国首次岸基GNSS—R海洋遥感实验成功实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9 江其勤;烃源岩成熟度测定更趋真实[N];中国石化报;2008年

10 ;加强中医药科研实验室规范化建设为中医药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科研支撑条件[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俊林;SHPB实验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2 郭崇志;安全阀检测新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3 赵鹏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剪杆实验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韦娟芳;空间4~10米可展开天线的动力耦合分析及实验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张晓晴;陶瓷/金属复合靶板受变形弹体撞击问题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6 陈煜;He II传输参数特性与HeII获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周晓祺;多光子图态的制备与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邹大庆;云纹干涉法高温实验技术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1996年

9 马艳梅;典型矿物的超高温高压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赵群;面向起伏地表和缝洞储层的物理模拟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淑芳;论实验技术及发展我国实验技术的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余宇峰;龙滩地下水电站全厂机械通风(空调)模型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卢静涵;金属多孔材料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4 仇巍;压电陶瓷的云纹干涉实验技术与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周建伟;可控应变细胞加载装置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刘亿亮;半导体器件的高功率微波毁伤阈值实验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7 董钢;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技术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8 赵鹏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剪杆实验技术[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李经天;微细塑性成形实验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舒业强;从X射线技术的应用研究近代物理实验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04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04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2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