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于高校科研绩效及创新能力评价的模型比较与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26 17:07
【摘要】:以上海高校10年的科技统计年报数据为基础,采用混合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了高校科技经费投入和人力投入对于高校科研成果、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科技服务社会能力等的情况。混合模型拟合度优于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985高校科技经费投入效果远优于科技人力投入,而对于非985高校,在一定时间内,科技人力的投入对于科技成果的增加效果较为明显,有利于该类学校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模型结果能较好说明不同类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间差异。分析结果对于科技主管部门和高校制定科技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Abstract]:Based on the annu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ata of Shanghai universities in the past 10 years, this paper makes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using the mixed model and the random effect model, and compares the invest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funds and human resources in universities. The abi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serve the society and so on. The degree of fit of the mixed model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andom effect model.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vestment eff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nds in 985 universities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power investment, but for non-985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nves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power has a more obvious effect on the increa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of this kind of school. The result of the model can well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serving the society in different typ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nalysis results have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s and universities to formul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ies.
【作者单位】: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基金“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若干问题的研究”(09YS403) 上海市教委创新基金“理工类研究生知识产权教育研究”(CX201200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高教研究基金“加强科研管理研究,提升实施重大基金项目能力”(G2011-06)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光平;金浩;;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田东平,苗玉凤,崔瑞锋;我国重点高校科研效率的DEA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08期

3 杨洪涛;;上海市普通高校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2期

4 王青;曹兆敏;;上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SWOT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5 张海燕;陈士俊;王梅;李鑫;;2002~2005年间我国不同地区高校科技创新效率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11期

6 陈运平;陈林心;;我国中部六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1期

7 刘莉;欧洲各国大学科研评价及其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09期

8 梁燕;耿燕;林玉伟;李相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5期

9 丁敬达;邱均平;;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研究——以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为例[J];科研管理;2010年04期

10 何骁威;乔小勇;;“十五”期间中国省域高校科技投入产出相对有效性分析——基于改进的DEA数据包络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1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鑫;;浅谈新疆高校纺织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建设[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杨珍伟;杨亚军;;“2006~2010”我国茶叶研究机构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率分析[J];茶叶科学;2011年06期

3 林继志;张向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改进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年02期

4 李瑛;崔宇威;;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效率评价研究——基于超效率的三阶段DEA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蔡元成;赵敏;;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六省科技创新效率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5期

6 范群林;;基于熵权—模糊综合评判的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7 张海滨;陈笃彬;;基于三螺旋理论的高校支撑区域创新体系评价研究[J];东南学术;2012年01期

8 陆根书;刘蕾;顾丽娜;;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10期

9 陆根书;张晓磊;席酉民;梁磊;杨兆芳;;构建高校科研评价系统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10 李荔;孙建强;;广东高校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工业工程;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Research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VAR Model[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2 ;Analysis on Univers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Performance in China[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3 邵云飞;欧阳青燕;唐小我;;西部中心城市自主创新效率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汉熙;面向科学出版的科学信息本体结构及其生成与发布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姚林修;北京市属高校投入产出效率与竞争力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4 张yN婧;我国高等教育X效率实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刘冬梅;我国高新区科技人力资本生态拟合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吴迎新;我国高等学校内外部绩效评价分析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吕建荣;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历史与现状[D];西北大学;2007年

8 陈运平;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张玉岩;基于标杆管理的高校竞争力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雪原;基于科技计划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优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尚坤;黑龙江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胡晶;增强湖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臣;基于DEA的高等院校办学效率评价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冰清;中文学术期刊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时冯;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6 侯英杰;赣湘两省农业大学科技投入与产出比较分析[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7 李海基;区域科技创新指数及其算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杨洪波;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核心竞争能力评价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9 张利平;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殷培艳;河北省高校工科科研团队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国锋,滕福星;区域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4期

2 白洁,张俐,宋化民;高等学校科技效率分析与评估──以原地矿部所属五所高校为案例[J];地质科技管理;1998年06期

3 毛保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及其权重系数的确定[J];系统工程;1991年04期

4 吕蔚;王新峰;孙智信;;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周静,王立杰;主要OECD国家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要素的比较研究[J];高教探索;2005年02期

6 邵云飞,唐小我;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成份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7 汪慧玲;陈敏;;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若干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15期

8 刘丽莉;评价指标选取方法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王章豹,徐枞巍,李姚矿,吴骏;高校科研排行性评价与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樊华;DEA/PCA模型在科技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沈祖芸;[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桂尧;中国大学参与国家创新系统的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庄峗;大学综合评价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小明;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体系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2 唐慧君;大学科研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斌;;探析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2 何舒颖;;论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7期

3 陈健;;以教材为本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19期

4 易剑峰;郭晓虹;;创业文化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5 颜俊彬;;探寻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创新[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2期

6 程东;;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适用);2009年06期

7 杨小朋;;关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年02期

8 王晔菁;;关于《大学舞蹈教学应突破传统基本模式》的思考[J];知识经济;2008年08期

9 肖永梅;戴钢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政治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10 戴钢书;肖永梅;;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文顺;刘伟;;可持续发展观念下物流创新能力研究与“黄金水道”的集装箱运输[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薛富兴;;中国美学深化的三个问题[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陈晓红;曹裕;;我国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竞争力演化模式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黎坚;唐云;张厚粲;;元认知在线调节与离线调节的关系及自信心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彭兴黔;;发挥结构设计竞赛作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赵月飞;;灰色聚类法在军校学员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7 宫芳;;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8 廉凤梅;季贵斌;侯永强;;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9 刘晓敏;;国家创新能力预警研究初探[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余翔;张玉梅;;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金柯;上海高校一年1.6万学子入党[N];解放日报;2005年

2 早报记者 邹娟 通讯员 焦苇 实习生 施逸沁;9月前向应届生再推1万岗位[N];东方早报;2009年

3 徐敏;上海高校为大学生解“心结”[N];解放日报;2004年

4 ;上海高校教师海归人员占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5 徐敏;推进高校改革发展和党建[N];解放日报;2008年

6 记者 刘成群;河北文化上海高校行 微缩河北馆放大燕赵魅力[N];河北日报;2010年

7 邓植;莞企与上海高校达成85项合作意向[N];东莞日报;2011年

8 王顺义;强化大学内研究机构的创新能力[N];上海科技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雪林;2020年上海接纳15万留学生[N];文汇报;2010年

10 ;3年内上海高校教师“升级”[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东仁;论产业集群及其成长中的政府行为[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刘映良;喀斯特典型山地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3 邓爱民;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杨惠芳;职业紧张及铅负荷水平对工作能力评价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杨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与评价[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吴玲;中国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张志红;中国证券公司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吴胜;网站信息分类体系优化方法及其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李放;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金涛;利率、股价和汇率关联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平;初中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2 成斌;基于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的民营企业发展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金燕;民营企业并购绩效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夏科;信息化水平对高校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静;环境公共物品价值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6 刘红;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谦;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勇智;基于SCP范式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9 王殿鹏;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及重庆市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罗昌;临床新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30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30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7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