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美国高等教育认证中的学生学习结果评估

发布时间:2019-03-22 11:20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高等教育认证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的以输入和过程为中心的"资源模式"或"生产模式"向以学生学习结果为中心的"能力模式"或"绩效模式"的转型,认证机构成为学生学习结果"评估运动"的关键推动者。由认证主导的美国高校学生学习结果评估构建了较规范的程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确立了"软"、"硬"学习结果相结合等价值取向,以合理的认证标准引导高校的内部评估活动,在评估方法选择上巧妙平衡多样化与标准化。在新的发展阶段中,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应当从单纯重视资源和条件保障的传统模式向同时重视结果和问责的现代模式转型,确立SLOs在评估中的中心地位。
[Abstract]:Since the 1980s,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has gradually realiz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input and process-centered "resource model" or "production model" to the student-centered "ability model" or "performance model". Certification bodies are the key enablers of the assessment campaign for students' learning outcomes. The evalu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s, which is dominated by certification, has constructed a more standardized procedure and formed a distinctive feature: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oft" and "hard" learning results has been established, such as the combination of "soft" and "hard" learning results. To guide the internal evaluation activit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th reasonable certification standards, and to balance the diversity and standardization in the selection of evaluation methods skillfully. In the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should change fro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simply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and conditions to the modern model of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results and accountability at the same time, and establish the central position of SLOs in the evaluation.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9.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娟;;美国地区性高等教育认证的现状与挑战[J];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11期

2 孔令帅;;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政府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年02期

3 张振刚;;美国高等教育认可和认证系统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7期

4 杨晓波;费爱心;;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5期

5 杨红霞;;影响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非政府组织探析[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07期

6 徐丽华;;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及经验借鉴研究[J];今日科苑;2008年18期

7 朱玉山;;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的社会参与及借鉴[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07期

8 张振刚;杨春;;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动因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5期

9 李延成;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一种高等教育管理与质量保障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10 唐晓杰;;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与质量保障机制——基于实地访问的考察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超;;美国高等教育行政干预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2 李真真;;美国高等教育资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卓平;谢清;;俄罗斯与美国高等教育凭证制度比较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玉潜;单玲玲;;国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及启示[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牛道生;;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孙士海;宋华明;;美国大学自治的制度保障探析及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单中惠;;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杜晓利;;美国高等教育布局的特点与启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9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林杰;;杰斐逊与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殿龙 实习生 刘晓阳;海归当心认证关 留学择校须谨慎[N];经济参考报;2005年

2 厦门大学高教所 李斌琴 廖仲毛;美国高等教育特点及启示[N];中国服饰报;2005年

3 戴正宗 编译;高成本让美国高等教育失去竞争优势[N];中国财经报;2011年

4 薛涌;美国高等教育的现实人生[N];中国会计报;2011年

5 李开复;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一)[N];科技日报;2004年

6 李开复;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二)[N];科技日报;2004年

7 朱鹏;国外高教质量保证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四)[N];科技日报;2004年

9 李开复;透视美国高等教育(三)[N];科技日报;2004年

10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N];国际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永东;美国高等教育认证认可与许可系统的演化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韩梦洁;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王保星;南北战争至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

4 李永山;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人员职业发展过程及启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5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宝岐;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蔡国春;美国院校研究的性质与功能及其借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徐丹;克拉克·克尔的高等教育实践与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潘康明;美国远程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任钢建;美国社区学院升学与就业双重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小梅;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吴莉玲;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昕;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王银霞;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发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5 孔令帅;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苏曼虹;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罗莉莉;美国高等教育“成人化”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8 谢丽梅;殖民地时期美国的高等教育(1636—1769)[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王锐英;教育公平理论及其在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红艳;美国私立大学筹资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5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45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4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