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说学统与知识谱系
[Abstract]:One, more than a decade ago, I wrote "General Preface" for the "Tsinghua philosophical Studies Series" series entitled "academic Unification, knowledge pedigree, and ideological creation"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he eighth issue of the Journal of Reading, 2008). I said, "academic unity is an institutionalized system of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a style of ideological creation created by academic groups." A successful university and its academic institutions, often
【分类号】:G6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利民;;哈佛大学的普通教育理念[J];襄樊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郑确辉;;实行宽松管理是促进大学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J];教育与职业;2005年05期
3 耿益群;王滨;;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及其践行[J];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25期
4 朱晓刚;;美国大学课程的历史发展[J];民办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5 陈利民;;哈佛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演进[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6 魏秀;;哈佛走向现代化过程的三位校长[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06期
7 马明霞;从"先有哈佛,后有美国"谈中国大学教育的使命[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王宇;;如何造就一流大学(节选)——哈佛大学前任校长在北大的演讲[J];现代交际;2006年04期
9 闫丽君;;感悟世界一流大学[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05期
10 路浩;;北大与哈佛:大学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J];语文新圃;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祖德;;面向21世纪现代大学的新战略[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许纪霖;;人文教育究竟何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3 刘殿样;;论闻一多之于中国现代大学文化的建构[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4 湛中乐;高俊杰;;论大学章程在现代大学法人制度中的地位[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5 杨叔子;;人文教育 现代大学之基——关于大学人文教育之我感与陋见[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林淳英;李存晰;;北京大学校史溯源问题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7 程麟荪;;哈佛的中国学研究[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8 吴启迪;章仁彪;;试论多功能型的现代大学理念——关于高教发展战略与现代大学理念的思考[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德里达;张宁;;教授的未来和无条件大学——在复旦大学的演讲[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三辑)[C];2002年
10 武守志;;关于大学的常识宣示[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菅坤邋编译;鼓励毕业生投身公共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台湾作家 杨照;大学生该有能够“出格”的空间[N];南方周末;2011年
3 戴翼飞;看哈佛大学怎样培训企业家[N];安徽经济报;2001年
4 徐敏;学者应坚守“纯净”[N];解放日报;2004年
5 本报实习生 戴翼飞;看哈佛大学怎样培训企业家[N];经济日报;2001年
6 世经;哈佛大学管理公司CEO:投资天才米亚[N];经理日报;2007年
7 撰文 沈清华;耀华学子“对话”美国顶级高校[N];深圳特区报;2010年
8 记者 王立伟;中国商学院来了个哈佛副院长[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9 九三学社成员、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 王建民;向“哈佛”学什么[N];光明日报;2005年
10 李忱;案例教学的魅力[N];人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庞振超;1949~1998中国大学人文学科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刘宝岐;耶鲁大学人文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铁林;世界科学中心的转移与一流大学的崛起[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成;治理视角下的大学制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翟亚军;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徐广宇;论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D];南开大学;2009年
10 胡钦晓;大学社会资本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月桃;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哈佛大学科研改革历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范畴:一项对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上海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贾杰静;哈佛大学教育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贾杰静;哈佛大学教育理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佳萍;哈佛大学博克校长的办学理念与治校实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6 何晶辉;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招生政策改革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静茹;哈佛大学本科自主招生制度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姚剑;哈佛大学核心课程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9 李新翔;哈佛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训练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茂凤;清教对北美殖民地时期哈佛学院和耶鲁学院的影响(1636-1775)[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49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449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