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在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中的地位及作用机制探析

发布时间:2019-06-19 06:28
【摘要】:信息时代世界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中国文化安全尤其是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高校作为促成新生代社会化和塑造价值观的场所历来为各国高度关注。我国高校是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阵地,是培养、塑造建设者与接班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战场,是巩固、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走向新境界的主渠道。高校的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以及教育等功能,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中发挥着基础作用、控制作用以及强化作用。在信息时代,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推进传播内容与手段的现代化,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控制与维护的责任与使命。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world is deepening, and China's cultural security, especially ideological security,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As a place to promote the socializ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and shape valu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ways been highly concerned by all countr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are the main position of spread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socialist ideology,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cultivating and shap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nstructors and successors, and the main channel of consolidating and leading socialist ideology to a new realm. The function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social service and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lay a basic, controlling and strengthening role in maintaining ideological security. In the information ag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teachers themselves,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contents and means, and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ideological control and maintenance.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政办公室;
【基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资助项目(NR2014046)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达人;黄崴;;引领社会发展:全球网络化时代大学的使命[J];高教探索;2007年01期

2 覃事太;吴长锦;;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12期

3 葛晨光;;网络发展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02期

4 植凤英;;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教育文化论坛;2013年01期

5 赵联合;宋慧勇;郑坤英;;谈经济全球化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3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恒文;;批判维度和重建维度的统一——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吴三三;朱清海;;科技异化的研究述评与展望[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陈力,陈志鑫;卢卡奇“物化”理论述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周忠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新阶段对农业发展的引领[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5 王文兵;;理解之花常开:走进诠释学世界——《理解之思———诠释学初论》读后[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王列生;;性本能的文艺魅力维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茅根红;陈志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刘桂荣,曲瑞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文教育之实现[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9 王雨辰;;略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科技伦理价值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李小娟;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J];北方论丛;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建鸣;;意识形态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变与常:关于社会转型方式的历史思考”历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师曾志;;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黄典林;;媒体主流叙事的边缘解读及其社会逻辑——以北京大栅栏地区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张璐;;简述哈贝马斯科技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张伟;隋东;;科技代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周凡;;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陈堂发;;新闻传媒与公共政策论辩[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8 史志高;;私密空间生产:手机短信社会影响研究的新路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9 周立;;大众传媒热“秀”与媒介意识形态安全[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0 朱存明;;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方法[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戴均;当代中国转型社会的政治认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志松;清“冒破物料”律与工程管理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7 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D];南开大学;2010年

8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9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10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红娟;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比较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苏婕;青岛市宗教园林历史文化内涵及环境特征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志军;论先秦道家科技伦理思想[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何淼;他(她)与他(她)的舞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峰;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周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大学生吸引力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9 苏虹;科技异化问题及其意义的重新审视[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唐静;“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尧学;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调查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6期

2 王瑾;;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6期

3 黄达人;谈大学学风[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葛晨光;;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12期

5 康宁;网络化与大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6 王行刚,曾华q,

本文编号:2502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02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6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