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民国高等教育的转折与演变

发布时间:2019-07-18 08:31
【摘要】: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在采择、吸收他国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并得到快速发展。但时局动荡和战火绵延,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政治的渗透更使教育深受其苦。民国高等教育体现出精英化的特征,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相去甚远。大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也未能很好融入到中国社会之中。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choosing and absorbing the educational ideas and models of other countries,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made a fruitfu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ed rapidly. However, the instability and war have also brought serious damage to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politics has made education suffer deeply.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itism, which is far from the life of ordinary people. Universities are out of touch with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ave not been well integrated into Chinese societ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民国史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建构与大学治理——民国时期的大学与国家关系研究”(项目号:11JJD77002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649.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牛力;;国家需求与大学治理——论罗家伦的大学理念及其实践[J];江苏高教;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蔡文熙;国难下的民族主义理论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晓冬;;院校研究与大学治理结构——以美国院校研究职能的演变与大学治理结构的关系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展画;知识经济与教育理念的重塑[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2 廖强;素质培养与语文教育理念[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林正范,许小平;养成正确的教育理念是师资培养的关键[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4 郑友训;关于新世纪教育理念的思考[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刘惠洲;新世纪与现代教育理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刘燕珍;;开创未来——读《建构新世纪教育理念》[J];全国新书目;2000年10期

7 杨文莲;确立专业教育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S2期

8 盛连喜;关于对学校教育理念的认识——“尊重的教育”理念的提出及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5期

9 王逢贤;学校管理与教育理念的选择——兼议“尊重的教育”理念[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5期

10 韦筱青,黎平;以学生为本:美国高校管理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露;;《大学》育人之道及其对我国高校教育理念的推进[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蔡绪太;孙耕耘;;教育理念的现代化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3 张光正;;大学校长在教育理念推展所扮演之角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艾永寿;;新教育理念主导下使用九义化学新教材[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5 陈克瑜;;教育的人性化与人性化的教育——对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关系的哲学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郭永平;;现代教育理念对学校和教师的新要求[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湖南经纬实验学校课题组;罗桂生;李克武;佘美君;;“三化”教育理念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8 陈东;;让孩子做回自己,需要我们的努力[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9 李素平;;如何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10 宫玉柱;;面向未来 为生命奠基[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力;略论“生态和谐”教育理念[N];光明日报;2002年

2 刘尧;青年教师应反思四种教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记者 林燕英 陈慧 陈健儿 通讯员 杨再忠;校长纵论教育理念[N];中山日报;2007年

4 记者 杨小续;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教育水平[N];陇东报;2007年

5 刘占江;践行关爱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校园[N];承德日报;2008年

6 杨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 优异的教学成果享誉中原[N];消费日报;2008年

7 记者 孙鹏飞 实习生 秦晓丹 杨宇;把体验教育理念贯穿少先队工作始终[N];平顶山日报;2009年

8 黄明鑫 达兴文;树立新的扫盲教育理念[N];自贡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范绪锋;新时代呼唤新的教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余晓葵;“虎妈战歌”啸动美国教育理念[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凌皓;中日近代道德教育理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香花;延边朝鲜族家庭教育理念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2 李文娜;唐文治教育理念及其当代意蕴[D];苏州大学;2010年

3 韩敏;教育理念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西大学;2010年

4 王健;儒家的教育理念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颖;中小学生命教育理念及实施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6 华丽英;基于差异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随堂卡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7 翟淑娟;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8 黄敏;“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晓琼;黎照寰教育理念探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15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15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d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