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教学改革中促进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图文】: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原有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引入工程设计行业介绍,,包括行业企业设计标准、设计流程等,另外增加PKPM电算教学内容;并利用浙江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在设计院工程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整体设计训练(见图1),从而达到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教学安排也根据教学内容的调整做了重新安排。首先在开学初期,由设计院工程师进行工程设计行业的介绍,从一个工程师的角度去阐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些思想或理念,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接着介绍目前该行业企业设计标准,并以工程实例介绍设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流程,让学生对相关内容有个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在学生具备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整体概念后,高校教师围绕课本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进行设计理论学习,并通过楼盖与单厂大作业进行设计理论的巩固训练。而后,当学生掌握设计基础知识和理论后,再请设计院工程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与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展开PKPM教学和设计训练内容,工程师介绍讲解设计院常用软件PKPM的基础知识和操作,同时以一个工程实例进行建模分析和施工图的绘制。之后,工程师将留给学生一个实际工程的设计作业,学生将以分组合作的形式应用PKPM设计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和绘制最终的施工图。这样,学生通过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的电算设计训练,将本学期学习的设计概念、知识理论、规范内容等融会贯通,以达到增强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体现出卓越计划的培养特点和目标。图1工程师在课堂上教授PKPM的使用由上述教学安排可以看出,课程教学的新增内容很好地穿插在了原有教学内容中,它对传统教学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成果之一
【分类号】:TU375-4;G642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志坚;当代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特点与发展趋势[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S1期
2 陈振东;;非英语专业实行双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傅宇;;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能力结构及其培养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3期
4 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匡令芝;高校教学管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郭启华;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学生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荣;魏德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2 胡永进;;园林绿化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30期
3 汪洋;;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24期
4 周朝国;;《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年09期
5 陈丹;;工程造价教学改革刍议[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孔明明;;土木类专业测量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8年04期
7 徐兆娟;;浅析“大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J];网络财富;2009年02期
8 孙德发;赵全振;江平;;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9年01期
9 刘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10 刘畅荣;王志勇;寇广孝;;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琪;;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课双语教学尝试与思考[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2 周景阳;;工程估价课程教学改革探索[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曹芙波;赵根田;王珊;万馨;陈明;;钢结构课程的教改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4 陈杨华;戴源德;;空气调节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改革探索[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5 管e
本文编号:2529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29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