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友反馈的人才培养质量问卷及案例分析
【图文】:
件和电子表格excel等都可以十分容易地实现)。例如,图1是对案例专业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的直观描述,从图中可以直观地发现刚走出校门的该专业毕业生,在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6]因此,如何提高毕业生的这些能力和职业素质就应该成为课程体系调整和教学改革需要认真考虑的重点之一。图1用人单位对职业技能的需求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现状差异图对于表2的形式,可以直接进行描述性统计,计算出每一项调查数据的平均值(Mean),并将结果按重要程度的平均值(Mean)大小排序,表6是案例专业毕业生对课程重要性认识的问卷统计结果,按照均值的大小可以看出课程的重要程度。我们通过对毕业生的分类处理,又发现了“直接工作”和“继续深造”的两类毕业生在课程的认识上存在着显著差异。例如,对于少数应用性较强的技术类课程(这类能学以致用的知识往往可以通过社会上的培训班获得),,“直接工作”的毕业生比“继续深造”的认为更重要。而对于其他大多数课程而言,“继续深造”的毕业生的认识都高于“直接工作”的毕业生。特别是对于那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两者在认识上的差距更大。[7](2)深入挖掘调查信息。调查问卷的数据中常常蕴含着许多需要深入挖掘的信息,如何让这些数据说出更有价值的信息是需要调查者认真进行深入分析的。例如,为了研究所开设课程的重要程度问题,我们在对学生调查的基础上,又通过教师认为“对毕业生最为重要的课程”的调查发现,教师与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在对课程的认识上几乎是一致的(在统计学上正相关),特别是对于那些理论性较表6案例专业毕业生对课程重要性的描述统计课程名称
【作者单位】: 德州学院;德州学院农学系;德州学院计算机系;
【分类号】: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巩建闽;;试论高校课程体系的子系统与分系统——兼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德州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巩建闽;萧蓓蕾;;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李欢;孙建三;袁本涛;;基于校友数据库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系统模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4 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年08期
5 巩建闽;萧蓓蕾;张秀琴;;哪些课程更重要——以某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与毕业生评价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7期
6 郭雷;关于反馈的作用及能力的认识[J];自动化博览;2003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金玲;;嵌入式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与分析[J];办公自动化;2012年02期
2 郭金玲;赵怡;闫俊伢;;软件工程专业汇编语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2年06期
3 雷燕瑞;刘来权;;案例教学法在DBMS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09年14期
4 尤磊;王财玉;;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10年13期
5 张仕斌;;IT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6 张希谊;桑军;;“软件项目实践”系列课程建设[J];重庆与世界;2011年15期
7 颜鸿淋;王松;;学生科研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用探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权小红;唐小燕;;印度软件业发展对我国高职软件人才培养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叶青松;;优化软件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过程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刘目前;;普通院校信息类本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逸仙;高校培养创业型工程人才的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苏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变动—广西某高校2003届毕业生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章文杰;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3 邹宁;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葛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媛媛;新疆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查建中;;面向经济全球化的工程教育改革战略——产学合作与国际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2 巩建闽;萧蓓蕾;;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3 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编制理论建设的几个问题[J];江苏高教;2003年05期
4 蒋建湘,庞青山;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J];江苏高教;1997年01期
5 蒋宗礼;;以能力培养为导向 提高计算学科教育教学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08年08期
6 李晓明;陈平;张铭;朱敏悦;;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年08期
7 傅宝英;;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历史考察[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贺美英,郭j,钱锡康;对高校校友资源的再认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巩建闽;岳昌君;;高校毕业生职业素质问题研究——以某高校计算机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1期
10 薛松梅;李树雯;;以能力和素质为导向的考试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9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江源;论周恩来的高等教育质量思想[J];吉林教育科学;1998年03期
2 林莉;;当前师资队伍状况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兼论师资现状对“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1年04期
3 杨旭;覃军;史向红;周晓霞;刘毅敏;;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上来[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3年03期
4 徐海萍;张吉庆;;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几点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戴林富;;关于高等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学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年09期
6 吴启迪;;认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2006年参评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4期
7 房桂兵;;论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3期
8 方淑荣;史胜辉;盛明;;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提高高校教育质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年09期
9 胡淑明;李文芹;李占雷;张媛;;加强实践教学 提高就业竞争能力[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9期
10 朱正伟;刘东燕;何敏;;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Martin Carnoy;;高等教育质量与经济危机: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比较(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Kalaya Tingsabadh;;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动力(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李卫东;;阶层背景、性别与本科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岳桦;;教学设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中国老教授协会"提高质量课题组";姚小玲;;大学文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A];中国老教授协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韩新君;李欣;;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高教强省”步伐[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孙孝文;张安富;但练;陈志伟;;影响大学教育质量的政策因子分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陈永川;;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炎锋;赵一夫;;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探索与实践[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张默;;“十五”时期至今辽宁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状况、特征及其趋势[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瑟;石河子大学:专业对接市场 就业瞄向基层[N];光明日报;2010年
2 记者 王骏勇;江苏:本科生到苏北基层工作,可返还学费[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本报记者 王沐源;留学读研工商管理居首[N];青岛日报;2010年
4 本报实习生 周凯莉;“沪漂”该不该“不抛弃不放弃”[N];文汇报;2009年
5 记者 黄晓华 通讯员 郭兴武;今年选调122名大学生到乡镇招录85名大学生村官[N];海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发扬“六敢”精神 扎根基层干事业[N];贵阳日报;2009年
7 刘阳旭 王霄飞;商洛学院首次为本科毕业生授予学士学位[N];商洛日报;2010年
8 见习记者 王涛;商洛学院考研喜结硕果[N];商洛日报;2011年
9 施晓光;TQM切开高等教育的“瓶颈”[N];中国质量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莉莉;高等教育要办出特色[N];辽宁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会敏;基于指数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方鸿琴;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亚杰;基于集成的学位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洪彩真;高等教育服务质量与学生满意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7 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8 赵立莹;美国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俊超;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尽晖;21世纪初叶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武军;美国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范爱华;我国高校专业认证实施策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4 黄赐英;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悦;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学历贬值现象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廖丕显;合作与双赢[D];南昌大学;2008年
7 刘利
本文编号:25342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3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