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佳木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洪萍;高度重视良心在大学生道德行为管理中的作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2 杨玉春;试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和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吴昌珍;儒家道德主体性意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学习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4 杨伟芳;;论虚拟道德情境的德育功能[J];新西部;2010年01期
5 顾华宁;李莉;杜春华;谢大欣;;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建设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5期
6 欧阳永忠;;道德心理和谐: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指向[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年11期
7 姚文英;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谢大欣;杜春华;顾华宁;;试论大学生道德能力系统的主要内容[J];理论月刊;2008年08期
9 纪建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举行年会[J];中国高教研究;1986年04期
10 祁小梅;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J];中国冶金教育;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岩静;;文化传统与道德选择[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2 张金山;;论大学生群体道德引导机制的构建[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6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6年
3 戴桂钦;;浅论如何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4 杨峻岭;;道德耻感的科学内涵[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内蒙古传美教育课题组;张岩静;;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报告[A];中国德育的重大改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十年报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6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内蒙古课题组;张岩静;;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报告[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三卷)[C];1994年
7 陈洪涛;;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影响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8 程龙梅;;构筑德育对话课堂:增强学生德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苗王芳;;重视德育主体,提高德育效能[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抓好“两支队伍” 坚持“三位一体” 把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落到实处[A];全国基层关工委工作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业祯;提高道德选择能力的思考[N];江西日报;2002年
2 刘文菁;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N];光明日报;2007年
3 陆士桢;培养道德选择能力[N];人民日报;2005年
4 张巍;提高心理素质 注重观念教学[N];中国改革报;2003年
5 安徽铜陵学院 刘星期;此激情非彼激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何冬梅;由“课桌文化”看到的[N];光明日报;2003年
7 徐云鹏;对校园食堂浪费仅说“不”有啥用[N];长春日报;2006年
8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邓晖;树立新观念 开拓新道路[N];中国贸易报;2008年
9 吴启迪(作者为同济大学校长);教育是国家腾飞的发动机[N];文汇报;2003年
10 龚青轩 顾生庚;团市委推出“四大行动”[N];常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武敬杰;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冉玉霞;学校教育中的惩罚与学生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先军;论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表扬[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万时乐;个体道德能力的消解与反消解[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李金鑫;道德能力的道德哲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马建国;道德外化与高校外化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琳;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弛;大学生道德选择的矛盾与困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胡海霞;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探微[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吉玉娇;宗教伦理与信教大学生道德行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赵军;大学生道德学习实施策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强;大学生道德接受的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尹寒;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调查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尹寒;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调查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祝辉;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创新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10 张岩;当代我国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45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44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