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3:04
本文关键词: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诸如QQ、MSN、博客等网络工具的广泛应用,不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成为教育工作者理论研究的重点。2009年,微博横空出世,作为新兴网络传播媒体,微博以显著的优势迅速风靡全球,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微博用户数急剧攀升,伴随着微博使用率的爆炸式增长,微博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微博热”的兴起,成为互联网时代又一标志性的重大事件。面对新潮的微博,紧跟时尚步伐的大学生自然不甘落伍,微博也不负众望,凭借强大的功能博得了越来越多青年大学生的青睐,并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时政新闻、社会资讯、人际交往、资源分享、自我表达甚至参政议政的重要媒介。大学时期是青年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碰撞,急遽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微博的重要使用群体,大学生很容易受其影响,一些不加甄别和评定的假消息更是会干扰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主动研究和运用“微博”这一新兴网络媒体,充分利用微博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好务,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既是对新形势新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回应,也是不断巩固和扩大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有利途径。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交代了选题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方法,重点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概述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义,包括微博的内涵、发展历程以及微博三大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之上就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在对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厘清的基础之上,结合微博的特点指出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第四章,通过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典型应用案例研究,分析指出微博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即高校对微博应用的重视力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内容缺乏吸引力、微博优于其他教育媒介的特点未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对微博的掌控和引导能力、大学生在微博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未能发挥主体作用。 第五章,针对微博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转变观念、树立微博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内容的吸引力、积极探索发挥微博功能的方法、加强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发挥学生“三自”作用这五条路径为构建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做出探索。
【关键词】:微博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9-10
- 1.2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10-11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0-11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1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11-12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12-13
- 第2章 微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阐释13-19
- 2.1 微博的内涵及其发展13-14
- 2.2 微博的功能14-16
- 2.2.1 信息即时发布与获取的核心功能14-15
- 2.2.2 人际网络构建与维护的延伸功能15
- 2.2.3 多样化网络应用的附加功能15-16
- 2.3 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16-19
- 2.3.1 微博在大学生中被越来越多的使用16-17
- 2.3.2 微博满足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条件17
- 2.3.3 微博以其突出的优势日益受到高校教育管理者重视17-19
- 第3章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19-24
- 3.1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19-21
- 3.1.1 微博信息的丰富多样性扩充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19
- 3.1.2 微博超强的互动性拉近了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距离19-20
- 3.1.3 微博高度的开放性有利于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覆盖面20-21
- 3.2 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21-24
- 3.2.1 微博的包容性和隐蔽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21-22
- 3.2.2 微博的宽泛性和虚拟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方法构成挑战22-23
- 3.2.3 微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冲击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23-24
- 第4章 微博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24-30
- 4.1 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案例24-25
- 4.2 微博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25-30
- 4.2.1 高校对微博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够25-26
- 4.2.2 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内容缺乏吸引力26-27
- 4.2.3 微博优于其他教育媒介的特点未能充分发挥27-28
- 4.2.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对微博的掌控和引导能力28
- 4.2.5 大学生在微博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未能发挥主体作用28-30
- 第5章 利用微博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30-40
- 5.1 正确树立微博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30-31
- 5.1.1 确立积极运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30
- 5.1.2 树立主体间性观念和网络信息资源意识30-31
- 5.2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微博内容的吸引力31-32
- 5.2.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内容31-32
- 5.2.2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的话语转变32
- 5.3 积极探索发挥微博功能的方法32-35
- 5.3.1 高校在政策和技术上给予微博大力支持32-33
- 5.3.2 加大微博宣传力度以提高使用点击率33-34
- 5.3.3 构建全员育人的高校“微博集群”34-35
- 5.3.4 加强微博与其他载体之间的功能衔接35
- 5.4 加强高校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35-37
- 5.4.1 打造微博“意见领袖”,发挥正面舆论引导作用35-36
- 5.4.2 塑造微博“魅力潮人”,促成大学生深度认同和紧密跟随36-37
- 5.4.3 成就微博“全能达人”,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媒介素养37
- 5.5 发挥学生“三自”作用37-40
- 5.5.1 建立各类学生组织的微博空间,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37-38
- 5.5.2 确保微博组织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注”,实现自我管理的目的38
- 5.5.3 加强微博学生网络社团建设,实现自我服务的目的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44
-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金平;马晓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博热的冷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林书兵;徐晓东;;微博客及其教育应用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3 闫建霞;;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4 郑燕林;李卢一;;微博客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2期
5 白小光;;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建设性作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陆俊;严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J];思想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7 尹晓敏;;微博兴起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8 覃海逢;;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阚道远;;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10 何国平;;微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