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面向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的高校专利质量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6 17:34
【摘要】: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的时代背景下,知识产权逐渐发展成为各国的战略性资源。专利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成果,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知识和财富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专利产出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利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提高高校的专利产出能力和水平,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也至关重要。 据教育部《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报告(2010)》统计,1985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高校累计提交的国内外专利申请总量为31.9595万件,年平均增长率为19.8%,我国高校的专利产出数量令人瞩目。面对迅速增长的专利数量,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创新不足、自主核心技术少也是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完善高校科技成果的评价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专利质量评价体系,对提升高校和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论文工作对专利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分析,从专利质量定义、专利质量指标和专利评价方法等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界定科技创新视角下的高校专利质量,认为基于科技创新角度的高校专利质量评价应该以发明和实用新型为评价对象,综合考虑专利申请、授权、维持、发明人和技术宽度等指标对高校专利质量的影响,并强化反映高校科研队伍及学科领域情况的发明人和技术宽度两项指标对专利质量的影响。在评价过程中引入信息熵权理论,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选取1985年以来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公布的发明或发明与实用新型总数排在前30位的31所高校为本论文的分析评价样本。31所高校是我国大陆高校专利产出的优秀代表,其专利产出能力和水平能够反映我国高校专利工作的现状。论文采用计量分析方法对31所高校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人、技术主题(IPC)、法律状态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到其申请、授权、维持、发明人及技术宽度等客观指标,并尝试运用所构建的专利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此31所高校的专利产出质量进行实证分析。
【图文】:

示意图,质量,类指,示意图


图 2-1 高校专利质量示意图2.2 专利质量评价指标概述国内外学者对专利指标的研究已趋于成熟,专利指标的分类也相对较多。有的学者[40][51][52]根据专利数据本身的性质将专利指标分为数量类指标、质量类指标和价值类指标。其中数量类指标主要揭示专利自身的基本信息,质量类指标主要揭示专利与科技创新的关联程度,价值类指标主要揭示专利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及其产生的经济效应。有的学者[7]根据专利数据的内在联系将专利指标分为专利引证指标、专利维持指标、专利范围指标和专利的其他指标。有的学者[53]根据专利指标反映阶段过程的不同将专利指标划分为专利投入类指标、专利产出类指标、专利运营类指标、专利保护类指标和专利效益类指标等。可以看出,专利指标的分类是为评价目的服务的,不同的分类方法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侧重点反映不同的专利质量信息,有的侧重于专利的全面信息,有的侧重于专利的经济价值信息,还有的侧重于技术价值信息,而这些分类方法的共同目的就是能更

趋势图,高校,趋势图,历年


时间段的申请量有巨大的飞跃,申请量剧增。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专利事业的急速发展主要集中在近十年。图 3-1 直观的显示了各高校申请的变动趋势,2000 年以前各高校的专利申请发展缓慢,变化不大;从 2001 年,也就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那一年,专利申请量有了巨大的飞跃,发展相当迅速;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曲线斜率大体上等于 1,说明其申请量基本上是持续翻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属于第二梯队,每年增长率基本上能达到 0.5,相对较快。其余高校的增长率虽与前面的高校有较大差距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思军,郁健,吴珩,周元;高校专利评价体系初探[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S1期

2 朱清平;专利权与专利质量[J];发明与革新;2002年07期

3 高山行,郭华涛;中国专利权质量估计及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4 朱雪忠;乔永忠;万小丽;;基于维持时间的发明专利质量实证研究——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授权的发明专利为例[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5 冯晓青;;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视野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刘玉琴;汪雪锋;雷孝平;;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专利质量评价与实证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3期

7 周延鹏;;专利的品质、价值与价格初探[J];科技与法律;2009年03期

8 黄圆圆;朱东华;任智军;张诚;;专利情报分析方法及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2期

9 李军;;专利指标与科技进步的关联性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10 冯君;;基于专利信息分析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微;基于专利质量测度的企业专利产出效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万小丽;专利质量指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辉;专利评估技术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56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56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