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之三维路向

发布时间:2019-11-09 13:38
【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应注重多维路向的研究与探索。一是启迪认知,使广大民众在切实把握其科学性中获得价值认同;二是引导践履,促进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在实践中切实做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模范;三是全社会密切配合,各方面齐抓共管,在"软硬"联结中合力增强教育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4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王荣科;艰辛探索的政治文化考察——毛泽东领导全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回顾[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孙金华,张国富;邓小平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李建中;;社会转型与长三角发达地区公民公共政策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裴德海;;政治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操申斌;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黄伟,王维宇;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民道德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合敏;;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论邓小平关于干部队伍“四化”标准的思想[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2 孔令举;;政治和谐需要科学的制度安排[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讨会文章选编[C];2007年

3 徐葵;;高放苏联剧变研究评析[A];高放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俊梅;杨蓓;;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高放;;苏共怎样取得而又丧失执政的合法性[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洛汶;;新时期弘扬铁军精神的重大意义和基本途径[A];铁军精神研究——新四军成立70周年纪念文集[C];2007年

8 陆仁权;;重温陈云党员权利理论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中国;;论陈云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贡献[A];学习陈云党建思想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唐强奎;;论政治整合与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张晓燕;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雷志卫;欧洲货币联盟的理论基础与运作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张拴平;张申府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庄杰;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郝首栋;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张立荣;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行政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尚宇红;唐太宗的君德及现代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朱洪强;邓小平对外开发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仙飞;马克思个性观新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王晓林;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少军;论有限政府[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8 魏宛斌;越南革新与中国改革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0年

9 贺益民;知识经济时代下我国的人才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朱晓红;邓小平社会调控思想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秋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J];商品与质量;2011年S6期

2 于苏静;王海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3 周红;;论基于协同理念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4 娄圆圆;赵子龙;谢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6期

5 朱维全;单红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李香;;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8期

7 雷雪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路径创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8 林雪珍;;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浅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缪乾;李前进;;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孙燕;;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桂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7年

2 霍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A];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7年山西省哲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祖钧;;和谐校园中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新尝试——以在校大学生到革命老区当“村官”为例[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4 洪晖;;法国高等教育体制特点浅析[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5 梁明新;;建设性教师作用细谈[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郭齐家;王建梁;;雷沛鸿师范教育思想研究发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王冰;;大学教育改革——创新教育[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立国;;国民高教改革之我见[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报考条件[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通讯员 何天进;二炮依托国民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N];科技日报;2000年

3 沈金华;“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好事要办好[N];福建日报;2007年

4 刘琴;32所高校招收中职教师读硕士[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李建国;天津科大首招包装工程硕士研究生[N];中国包装报;2006年

6 记者 马云;努力提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率[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7年

7 记者 彭翠楠 特约记者 何迅;“泥腿子”可到华农读研究生啦[N];湖北科技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徐栋 通讯员 郝敏;农一师去年引进疆内外高校毕业生248人[N];阿克苏日报;2010年

9 微言;远近高低各不同[N];组织人事报;2008年

10 记者  佘峥 田家鹏;我省今年高招政策将有九大变化[N];厦门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区柏权;传媒人转型大学教师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2 安洁;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何亚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苏州大学;2008年

4 李建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史成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6 张涛;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屠冬梅;我国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的建构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周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朱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杨艺红;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凝聚力[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58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58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a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