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中美大学生隐喻理解能力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28 19:14
【摘要】:本研究运用隐喻理解程度测验,对251名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和35名美国大学生的隐喻理解能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中国被试对测验题项的理解总体上略好于美国被试,但两者的理解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进一步分析表明,两者在部分隐喻例句的理解方面呈显著性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与隐喻例句词汇的具体程度有关。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寅,李弘;语言能力、交际能力、隐喻能力“三合一”教学观——当代隐喻认知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梅;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当代语言学;1997年02期

3 梁海英;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徐德江;开发脑潜能与婴幼儿科学汉字教育[J];汉字文化;2000年01期

5 王德春,张辉;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J];外语研究;2001年03期

6 姜孟;王德春;;外语思维再思考——论外语思维的“概念化模式”内涵[J];外语研究;2006年04期

7 高一虹;沃尔夫假说的“言外行为”与“言后行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8 姚小平;洪堡特与人类语言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2期

9 王德春;论语言单位的任意性和理据性——兼评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高定国,郭可教;对汉字认知与大脑两半球关系研究的一些回顾[J];心理科学;199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莹;樊宇;;基于语料库的中美大学生口语叙述中停顿现象比较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洪丹;;中美大学生英语演讲稿的语篇对比修辞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3 苏岚;;语境知识下的英汉隐喻翻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戚焱;丁言仁;;中美大学生口语中词块使用特点对比分析[J];外语界;2011年03期

5 张莎;;高频动词经验类型及其搭配型式的语料库研究——以make和find为例[J];外语学刊;2011年03期

6 苏岚;;《老人与海》中隐喻互动原则运作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佐成;;中美大学生图表描述作文中契合的比较研究[A];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中国视角——第四届中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耀章;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和生成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琛;面向隐喻理解的认知属性知识库[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王锡艳;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制约[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荣彩虹;英语教学中隐喻性语言的理解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红月;认知能力对英语专业学习者隐喻理解影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刘海洋;英汉时间谚语中的隐喻比较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6 苏瑜;浅谈关联理论视角下《围城》英译本中隐喻的翻译[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谢章华;从关联理论看隐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丁川;基于认知的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杨彦文;中国英语专业大学生的隐喻理解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连维华;中国大学生对英语隐喻的理解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71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671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0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