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9-11-29 04:53
【摘要】:在新时期,如何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直备受社会和学术界关注。其中,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不足的弊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规律,构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间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是现实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 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互动理论等有关理论为指导,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主要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情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载体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环节构成。互动主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素,互动情景是引起主体共鸣、连接互动主体的桥梁,互动载体是传递互动信息的有效工具,这三大要素的共同作用通过互动环节相互衔接,并借助互动环节不断的调整和完善,从而共同构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的重要组成因素。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必须遵循五项基本原则,即情景教育原则、消除权威原则、积极依赖原则、公开呈现原则和允许过错原则。这五项基本原则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规律性的总体概括。基于对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规律的探索和互动机制要素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思路和路径。一是赋予受教育者真实性任务,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需求;二是组建学习共同体,为学生正确地理解、探讨和解决思想问题提供有利的机会,使学生的自我教育更具合作性,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三是教师要积极跟进引导,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连续性和不间断性,为建立广泛共识做出积极努力;四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公开呈现他们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让他们在分享中相互学习;五是组织引导学生相互评价总结,引导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事物,促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黎鸿;王淑娥;;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陈昭华;;在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构建“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3 钟健雄;段贝;;和谐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4 王玉芬;;“以人为本”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机制的建构[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10期

5 李定国;;美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实施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6 徐水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7 昝玉林;;高校学生互动式德育初探[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李旭炎;李克敏;初明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构建研究[J];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05期

9 黄光云;张文安;霍宏;;互动机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陈晓云;;在直接经验与理论的互动中净化心灵——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鑫;教育科研与教育决策互动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何贵亮;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刘红梅;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戎琪;高校教师和行政人员基于学术管理的互动机制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5 任宇翔;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崇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兰英;论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互动模式的建构及其实施策略[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7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67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e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