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3 13:53
【摘要】:中国高校教师在科研和教学方面表现出来的非伦理行为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高校的科研考核压力是引致教师非伦理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教师在高度的科研考核压力下急功近利,容易导致一系列的科研非伦理行为。另外,除了完成科研任务外,“教书育人”依然是大学教师的神圣职责,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高度科研压力的环境下,人们会对工作任务进行“厚此薄彼”的理性选择,于是,追逐科研成绩成了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甚至为达目标而不择手段,科研非伦理行为层出不穷。同时,对学生的关注度下降,教学非伦理行为也屡见不鲜。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否定绩效考核压力的积极作用,绩效考核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给被考核者带来巨大心理压力而导致个体投机取巧,从事一些非伦理行为,它又可能成为激发个体前进的动力,促进教师绩效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研究把科研考核压力分为挑战性压力和阻断性压力,探讨这两种压力对高校教师科研非伦理行为和教学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 本研究通过三个方面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首先,研究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非伦理行为的影响。即,科研考核压力对非伦理行为是否有影响?有多大的影响?第二,研究科研考核压力对高校教师非伦理行为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机制。即科研考核压力通过哪些中介变量对非伦理行为产生影响?第三,研究科研考核压力对非伦理行为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即,哪些变量可以调节科研考核压力与两种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其影响机制又是怎样的?基于系统的理论分析提出一系列研究假设,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一步进行验证,研究结论如下: (1)挑战性科研考核压力对科研非伦理行为具有负向影响,阻断性科研考核压力对科研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挑战性科研考核压力和阻断性科研考核压力对教学非伦理行为都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挑战性科研考核压力和阻断性科研考核压力对科研和教学非伦理行为影响过程中的“黑箱”,寄望为高校更为有效地对教师的非伦理行为进行管理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2)科研考核压力会影响到个体的认知和情绪,本研究针对科研注意力、教学注意力、焦虑情绪在挑战性压力对科研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科研注意力、教学注意力、焦虑情绪在阻断性压力对科研非伦理的影响机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科研注意力、教学注意力、焦虑情绪在挑战性压力和教学非伦理行为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科研注意力、教学注意力、焦虑情绪在阻断性压力和教学非伦理行为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 (3)在面对同样的科研考核压力时,个体的行为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教师都会从事非伦理行为。高校的情境因素和个体差异对科研考核压力和非伦理行为之间的关系发挥调节作用。本研究探讨了组织支持和科研考核压力的交互作用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以及核心自我评价和科研自尊在科研考核压力和科研非伦理行为之间的三重交互作用。结果显示,组织支持和挑战性压力的交互作用对科研非伦理行为显著,组织支持和阻断性压力的交互作用对科研非伦理行为不显著;组织支持和两种压力的交互作用对教学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显著。科研自尊、核心自我评价和阻断性压力的三重交互作用对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显著,科研自尊、核心自我评价和挑战性压力的三重交互作用不显著。 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基于科研考核压力提出了高校教师非伦理行为的管理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645.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灵;魏彤春;侯光辉;;科研压力下的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组织支持的调节效应[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7期



本文编号:2569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69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0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