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发布时间:2019-12-05 09:43
【摘要】:大学理念创新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思想先导。必须致力于解决制约我国大学发展的观念性障碍,遵循规律性,将引领大学发展的规律性要素与中国大学的个体需求相结合,将教育理念的稳定性、延续性与灵活性、适应性相结合,主动回应外部变革与社会期望,创设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相适应的大学理念体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明;;关于创新高等教育理念的思考[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2 眭依凡;;大学理念建构及其现实问题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6期

3 卫玮;;大学理念的演进与思考[J];新闻世界;2011年08期

4 王刚;;英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启示——基于1995年以来高等教育相关数据的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3期

5 郭学东;黄秋爽;;解析大学办学理念[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6 章蕾;;大学核心竞争力概念及构成要素分析[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7 李杨;韦帮得;;西部民族高等教育大学理念建设探析[J];大众科技;2011年06期

8 赵立华;史爱红;;逐步提高毛入学率 尽快实现河北高等教育普及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胡莉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基础与动力[J];高校教育管理;2011年04期

10 李汉荣;;大学理念与人才培养——以中山大学的实践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洁;;我国大学理念管理的必要性以及路径探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周远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强音:建设高等教育强国[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瞿振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成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连建伟;沈又纲;;我国大学教育理念与我校教学改革[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高福安;;提高行业特色高校办学质量,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贡献[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孙崇正;苏林琴;;办好地方重点大学,促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陈至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关仲和;马丁;;浅论现代大学理念中的“和而不同”[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闵维方;陈学飞;李文利;;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国内外背景与现实条件[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纪霖;大学理念何妨多元[N];解放日报;2003年

2 陈学飞;重新审视大学理念[N];中华读书报;2004年

3 实习生 韩颖 驻浙记者 万润龙;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时机已成熟[N];文汇报;2009年

4 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战略室主任 高书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闫广芬 南开大学高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强国的意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校长 申长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N];学习时报;2011年

7 高秀昌;冯友兰的大学理念[N];学习时报;2009年

8 记者 温红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强大动力[N];人民日报;2009年

9 黄明东 冯惠敏;枫叶之国的博士培养[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柯文进;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理念[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进;大学理念的知识审视与社会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高晓清;自由,,大学理念的回归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冰红;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秦秋田;大学的现代性审视与合法性构划[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刘祖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群展政策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6 谢俊;大学的学术自由及其限度[D];西南大学;2010年

7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徐广宇;论现代大学的文化使命[D];南开大学;2009年

9 朱浩;非线性视野中我国大学和谐管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贝;基于国际竞争力比较的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琪;19世纪上半叶英美大学理念之争[D];湖南大学;2010年

3 康乐;中国大学的社会责任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沙晓娅;德中大学理念[D];同济大学;2005年

5 张e

本文编号:2569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69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9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