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的大学文化结构组成分析与评价——兼论中西方大学文化的同分异构现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成恩;侯铁珊;常亮;;中外大学文化的同分异构现象与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2 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德娟;张学梅;;多校区的大学文化比较及建设的实证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2 侯玲,冯大同;大学文化建设刍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3 韩树海;滕兆玮;张前;;校园文化建设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新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张玉芳;;班主任管理中柔性管理方法的应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1期
5 冯跃林;;和谐背景下的大学文化建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陈静;张玲;;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彭方第;高等学校以人为本理念的再认识[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鲍时好;刘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麦新转;王玉芬;;大学校训的音韵特征与翻译策略[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10 甘苏;;高校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冀生;;深刻转变中的我国高等教育[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苏群;车承军;;新建工科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武永亮;;青海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研究[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高山;大学学科文化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薛绍聪;大学主体间文化的缺失与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王磊;大学创新学术团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池颖;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永友;我国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徐伟;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军奇;论大学校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邓威;阳光体育背景下大学体育文化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姝;中美大学理念的不同重心[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罗强;校园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5 张洁;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创新型大学文化建设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6 刘建东;我国新时期大学文化建设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彭前进;民办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鲍玉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萍;论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广元;关于我国大学文化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高金祥;;试析大学文化功能的产生及构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5期
2 米靖;周志刚;;中国大学文化百年进程若干问题初探[J];江苏高教;2007年04期
3 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年10期
4 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5 周挥辉;;大学文化问题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07期
6 孙雷;;论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途径[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22期
7 廖可斌;;中国大学文化转型:历史、现状及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2013年02期
8 吴立保;;中国大学的文化困境与文化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玲;西方大学理念的嬗变与发展[J];理论导刊;2004年04期
2 庞振超;西方大学批判品格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11期
3 陈平;;西方大学理念嬗变研究综述[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徐海宁;;原点·转向·拓展——西方大学职能的演变及职能观的发展轨迹[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温宁;盖志毅;;浅论西方大学校长职责及其对国内高校管理的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周常明;王晓宇;;西方大学教育功能的拓展:从单一到多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7 上官剑;李海萍;;“外生性”与“内生性”:中西方大学起源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8 赵国栋;黄永中;张捷;;西方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9 贺国庆;何振海;;从西方大学改革二百年历程中获得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10 吕春辉;;西方大学学生社团的发展变迁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裕琢;李丽霞;;西方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郑丹;;评价理论视角下中西大学简介的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谢源晖;不在内容而在理念[N];团结报;2013年
2 王晓华 深圳大学;正视两地高校之间的精神时差[N];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晓华;高等教育需提升在全球坐标系中位置[N];深圳特区报;2014年
4 整理 本报记者 尹世昌;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麦当劳化”[N];人民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吴晋;西方大学的保守精神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燕;西方大学精神传统的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3 贾震巍;西方大学文化与我国大学文化的建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齐洪洲;中西方著名大学标志对比分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超;西方大学的权力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e,
本文编号:2570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70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