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基于SPSS的学生能力倾向聚类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10 21:03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SPSS聚类分析功能的学生就业潜能评价方法,以求从教育统计学的视角探索毕业生就业咨询的新途径,为教学管理改革提供参考,进而达到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寻求增强毕业生成长后劲的最佳择业取向之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快速、直观、全面且针对性较强。
【图文】:

树形图,树形图,聚类分析


es.Theinternalandexternalrelationshipsinthecurriculumsystempredominatedbythecorecurriculumsshouldbewellhandled.Atthesametime,asetofsystemframeincludingcurriculumdi-rectorsystemshouldbeestablishedinordertomakeconcretemeasuresintoeffect.(上接第104页)图1聚类分析的树形图参考文献[1]佟庆伟、胡迎宾、孙青:《教育科研中的量化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160页。[2]林治:《聚类分析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探析》,《福建电脑》2009年第12期。[3]李志辉、罗平:《SPSSforWindows统计分析教程(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365页。[4]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289页。[5]张敏强:《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2~369页。[6]罗家国:《基于SPSS的课程因子分析研究》,《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ClusterAnalysisofStudents′AptitudeBasedonSPSSLuoJiaguo,LuoHao,ZhongJiajiaThispapermainlyintroducesamethodtoevaluatethestudents′employmentpotenti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治;;聚类分析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福建电脑;2009年12期

2 罗家国;;基于SPSS的课程因子分析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刘强;邱建;;建筑产品决策过程中问卷调查的多因子方差分析方法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6期

2 张士杰;王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阜阳市城市竞争力评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程乃福;;皖南地区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潜力的地球化学预测[J];安徽地质;2011年03期

4 迟德霞;刘明国;苏芳莉;孔祥文;胡万良;;天然次生林抚育间伐效果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9期

5 李东亮;沈笑天;许自成;;南阳烟区不同年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6 常玉苗;张涛;;苏北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7 喻庆国;曹顺伟;邓喜庆;卢双珍;;云南糯扎渡自然保护区植被沿坡度空间分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8 左安建;;广东烤烟主产区烤烟化学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9 郑建伟;王宝辉;黄大庄;张显国;陈金成;;高速公路野生植物昆虫群落结构初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10 李海丽;杨小萍;;胰蛋白酶水解凤凰衣蛋白的制备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艳丽;李文娟;王雁;李正红;马宏;刘秀贤;万友名;;滇牡丹花色类群性状变异分析[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2 李丽娜;石培基;李建豹;;基于GIS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空间差异的实证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耿欧;袁迎曙;朱辉;李富民;;混凝土氧气扩散系数试验研究[A];第五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刘小云;付玉兰;;SPSS13.0在楸树组培L_9(3~4)正交试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 2009[C];2009年

5 陈楚鹏;;贵州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吴欣;张柳;徐锋;;钛合金零件高速铣削刀具磨损的试验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孙伶俐;薛军蓉;李垠;;因子分析方法对九江5.7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异常的研究[A];新世纪观测技术发展及防震减灾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何结望;毕庆文;袁家富;黎妍妍;赵书军;占金林;王欣;许自成;;湖北烟区气候与土壤生态因素分析[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长株潭”城市群零售业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基于800份问卷的调查[A];湖南省商业经济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筹备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胡振华;朱豫玉;;基于企业竞合行为的产业集群创新机制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A];《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管理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小峰;面向船舶制造协同物流网络的资源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秀菊;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专业服务企业全球市场参与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鸣;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及环境容量估算[D];南昌大学;2010年

5 唐丽;湖南南天竹遗传多样性及园林利用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吴敏;广州市青山绿地—城市林带林区生态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7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安春明;吉林省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洪蛟;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范红朴;IT行业员工离职预警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侯胤光;基于SEM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楠;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指数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郭逊;盲校中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安翠林;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问卷编制与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涛;异戊烯酸甲酯催化合成及动力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王思雯;关于产品价格感知维度的——中美大学生消费者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姜秋敏;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能力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李国;白音华煤矿技术人员职业停滞测量及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宋浩远;;基于模型的聚类方法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张丽娟;李舟军;;分类方法的新发展: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06年10期

3 李明华;刘全;刘忠;郗连霞;;数据挖掘中聚类算法的新发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1期

4 张文;吴磊;;略谈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途径与机制——以课程建设为例[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高越飞;王兴辉;冼伟铨;赵伟;;因子分析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9期

6 罗嗣海;周立功;王祖麟;罗家国;;就业与招聘“两难”困境中实施“3+1”模式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4期

7 李文春,张一飞,王军,王配军;浅析学生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态度[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年1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砺;;浅析毕业设计中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7年37期

2 李哲;;SPSS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王建洲;章顺悦;代娟;石玉琴;杨江林;;SPSS在《预防医学》实习课程中的应用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年10期

4 陈新民;;学生评教与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4年04期

5 陆慧琴;高月红;;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在大学生综合测评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26期

6 钟志强;;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学生成绩因子与聚类分析的研究[J];软件导刊;2009年03期

7 贾志刚;朱献文;;SPSS软件在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分析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0年03期

8 林茜;;关于统计学实践教学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0年16期

9 殷琪;;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2010届毕业生就业数据[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3期

10 张纪伟;;基于聚类分析探析研究生创业能力培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肖超伟;;高等院校生源质量与生源地关系的分析——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唐海波;李朝旭;邵景进;;大学生荣辱观的的原型分析(Ⅱ)[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高耀;刘志民;;我国省域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法[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张京京;张原瑞;;高等教育最优规模探讨[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高耀;刘志民;;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的比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王晓明;李朝旭;张文静;;大学生荣辱观的的原型分析(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张会杰;;我国大学生课程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郭海苓;;对当前大学生技能提升的思考和实践[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薇薇邋通讯员 洪燕;整合资源,构筑就业“绿色通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张兆军;吉大毕业生就业全程化[N];科技日报;2006年

3 ;外国大学生这样找工作[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王冰洁;多种措施力促大学生就业[N];中国人事报;2006年

5 李雪林;就业指导何妨直面家长[N];文汇报;2006年

6 新华社记者 王艳红;英国:大学生此一时彼一时[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记者 孙勇邋通讯员 郝焱;就业直通车开进大学校园[N];济南日报;2007年

8 张成邋本报记者 吴镝 王红光;阜新铺设毕业生就业“高速路”[N];辽宁日报;2007年

9 周波;浙师大创新机制促进毕业生就业[N];浙江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高玉梅;吉林师大启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系列活动[N];四平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孔祥沛;基于江苏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白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金凌志;理工科博士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翼;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D];兰州商学院;2007年

2 卯越;学生评教成绩的统计分析[D];天津工业大学;2007年

3 孙志恒;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4 刘影;多元统计分析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德芹;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及案例分析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秋颖;高校理工类科技数据统计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华锐;某师范院校研究生就业意愿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辛力娟;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9 刘伟宏;聚类分析和最大似然法在医科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研究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10 徐丽馨;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782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782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b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