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0-02-11 21:59
【摘要】:研究表明,参与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整体心理适应状况良好,在社会文化适应五维度中,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困难最大,其次为学业适应。学历、留学时长、国内阶段教学满意度等因素对学生的整体跨文化适应状况具有重要影响。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金安;;在日中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的考察[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2 卓然;葛鲁嘉;袁晓娇;;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框架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文雯;刘金青;胡蝶;陈强;;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年05期

4 王家麟;沈洪兵;郑爱民;;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J];考试周刊;2013年92期

5 曾龙;肖诗来;;上海大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3年24期

6 刘杨;方晓义;;流动儿童社会身份认同与城市适应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06期

7 刘恩祥;李哲;程芳;莫少斌;;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与深圳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研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余运江;孙斌栋;孙旭;;基于ESDA的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水平空间差异研究——以上海为例[J];人文地理;2014年02期

9 茆正洪;赵蕴含;赵旭东;;迁移因素与上海外来初中生自尊、抑郁的关系[J];精神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10 王中会;孙琳;蔺秀云;;北京流动儿童区域文化适应及其对城市适应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冬燕;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规则提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挺;黎族的文化适应:特征、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谭瑜;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邹小勤;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厦门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萍;跨文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心理抑郁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王相蓉;社交自我效能感:跨文化的修订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贤红;在华跨国公司中国雇员跨文化适应问题的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营;越南留学生在华跨文化适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刘俐君;在陆学习的台湾大学生跨文化适应情况及影响因素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严晓莹;赴泰汉语志愿者在跨文化适应中的情绪调节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郭佳佳;文化距离、文化认同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8 刘怡兰;中国交换生在美国历史黑人大学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9 全修忠;在渝泰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杜玉改;流动儿童学习投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鹏,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罗康隆;论文化适应[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高剑华;;留学生的文化差异与适应[J];教育评论;2007年06期

4 赵润彬;;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文化适应——基于剑川白族地区的田野调查[J];改革与开放;2010年04期

5 金风华;;农村女大学生城市文化适应的测量研究——沪、杭、婺三市9名农村女大学生的访谈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年02期

6 程希;文化适应与中国留学生在海外的滞留[J];八桂侨史;1999年01期

7 席嘉;文化适应与风俗变迁——云南喜洲白族上门婚改姓习俗浅析[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8 吕玉兰;来华欧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问题调查与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3期

9 高发元,刘峰;论文化适应的双重性与调适取向的多样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任裕海;论跨文化适应的可能性及其内在机制[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文化适应与跨文化交际[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付佳;唐宁玉;;文化适应研究新方法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杨;方晓义;;文化适应的标准、过程及影响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苏娟;梁福成;白学军;;蒙族中学生文化适应与智力水平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与文化适应关系实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严文华;;德国旅居者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质性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严文华;;日本留学生和工作者的跨文化适应:以上海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徐丽琼;;流动儿童的文化适应研究——以北京市一所公立中学为例[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9 肖乐明;胡大立;曲绍民;;航海职业教育跨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探讨[A];第四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12年

10 周云水;;小民族的生计模式变迁与文化适应——独龙族社会结构变迁分析[A];共识(2009秋刊0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新权 武汉钢铁公司总法律顾问;企业“走出去”:文化适应比技术更重要[N];中国企业报;2014年

2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杨庭硕;文化对自然与生态系统的适应具有层次差异[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陈国明 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执行主席 廖静 译;跨文化适应是跨越文化边界的游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莫幸福;宗教发展与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14年

5 金荣渊 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教授 任瑞阳 译;压力、适应和成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张雷生 韩国柳韩大学、延世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社会支持网络提高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叶子;印尼华人的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05年

8 程菲 李树茁 悦中山 西安交通大学;文化适应对农民工心理健康的影响[N];中国人口报;2014年

9 李可;失地农民怎样才能融入城市生活[N];中国社会报;2005年

10 刘明;塔吉克族的迁徙与水文化适应[N];中国民族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霜;民族学校教育中的文化适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孙亚楠;韩人社区与“韩味”青岛[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曹经纬;在华跨国公司外籍高管跨文化适应的压力及应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劲梅;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梅;在华的美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汤林芳;从人际圈的角度分析海外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龚晓梅;来华印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压力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4 车笠;美国旅居者在中国的跨文化适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琳;留法中国学生的适应性因素调查:情绪调节、社会支持和文化适应应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黄文虎;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与结果变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白兰;试论西安市美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新意;多元化视角下藏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慧珠;移民,,文化适应与文化价值: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和他们移民父母的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段灵华;中国高校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的探索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8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78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2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