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22:14
【摘要】: 政治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在4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辅导员一直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但是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大学生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辅导员作为学生事务工作者的角色日益突出,辅导员制度遇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学生事务发展的巨大挑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当前形式下辅导员的发展等相关问题。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建立及辅导员工作的历史演变,并从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辅导员制度遇到的现实挑战;接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辅导员A的工作进行了个案调查,从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详细描述了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现状,并分析了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然后,从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内涵、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需具备的基本素质、知识与技能以及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道德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可能性;最后,从辅导员的选聘、培训以及工作考核等方面探讨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建设等相关问题,并结合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当前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新的运行模式。
【图文】:

辅导员,管理模式


业化发展?这种担心是对目前辅导员工作的一个现实反映。那么怎样才能解决的现实与专业化发展的趋势之间的矛盾呢?笔者认为首先就要对辅导员岗位设置,可以根据目前高校学生事务的需求设立专业发展类辅导员(心理咨询、指导、学生资助等不同专业方向)和普通事务类辅导员(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性),并对辅导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使辅导员将工作重点集中在自己业领域。目前很多学校已经设立了面向全校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心、思想政治教心、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生资助中心等专业部门,,对目前的学生事务进行化的研究,迈出了专业分工的重要一步。(2)按辅导员岗位进行统一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对辅导员实行的是两级管理的模式,辅导员一方面受学生工作部(处)的管理,另一方面受所在院系的直接领导,这种条块分割造导员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不利于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所有与事务有关的部门要开展工作,都必须通过院系辅导员执行,这也是造成辅导员重负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高校对辅导员的管理模式如图 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袁爱雪;王s

本文编号:2592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92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