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发布时间:2020-03-20 22:32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末,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始终是高教界关注的核心问题。时至今日,20多年过去了,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尽管我国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相比,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相比,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仍不尽人意,高校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因而有必要对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现状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以进一步明确在现实条件下政府、高校应做的工作和努力的方向,,最终落实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含义。 本部分通过纵向分析,即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的产生及横向对比,即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与国外“大学自治”的异同,从两个纬度展开了对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概念的分析,并从中探讨了“大学自治”、“放权”及“高校办学自主权”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分析了《高等教育法》中明列的八项自主权的具体内容,即民事权、招生权、学科专业设置权、教学权、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权、国际交流合作权、机构设置和人事权、财产管理和使用权。 第二部分:高等学校自主办学的必要性。 强调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不仅仅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的意识,更主要的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高等学校自我发展促进教学、科研以及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客观需要,同时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第三部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部分通过有关调查说明,10多年来我国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仍有一些不如人意地方,主要表现在招生、专业设置等六个方面。本文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对办学自主权的认识有偏差,高校办学自主权本身是一种有限的自主权;二是政府改革滞后,新的管理模式尚未建立;三是高校领导和教师缺乏改革应有的热情;四是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这样一种大的社会背景下,当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是过渡性质的、不完善的。 第四部分:对策与建议。 尽管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一个较为艰难和复杂的过程,但仍有相应 的对策可供选择。一要树立正确的认识。扩大办学自主权应与政治、经济体制改 革的速度和教育管理水平相适应,应从全局的观点来看待,协调各方面的因素, 才能使办学自主权逐步得以落实。二要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实行政事分开。三 是完善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 本文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基本观点是,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 题。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的产生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后,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所 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借鉴发达国家在解块这一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 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进程,是最终落实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必由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647
本文编号:2592295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647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童巧珍;;试论我国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问题[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柒;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清瑞;福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自主权落实现状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周守友;北京体育大学增设体育商学院的可行性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4 周凯兴;论依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92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9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