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不断强化公民意识,建造民主型社会体系,追求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将这一理念融入到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当中,倡导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这是我国构建现代化社会主义的首要职责。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政治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也是社会的实践,其文明的程度与主体的素质密切相关。它不只让公民意识的教育拓宽了思路,着重指出必须要进行公民意识教育以及进行这项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公民意识是一种具有现代化社会的思想意识,是一项国家提高国民素质进行的必要教育,也是现代社会各个国家都较为注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我国,人们早已经具备了公民的意识,然而因为历史发展与其他的现实因素,人们未能从权益与职责方面思考现代化特质的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的不健全,给我国快速完成现代化发展带来了重大影响,使其步伐缓慢。我不断向市场化经济转型,急需公民具备公平自主的思想意识,并对法律、竞争、信用方面具备较深的认识,给新型合格的公民打好基础,这些特点都是当代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大学生最有活力的公民群体,担负着未来建设祖国发扬中华文化的伟大使命。所以,应该着重培养育他们的公民意识。强化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有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政治与文化、甚至经济多方面都会受到其有效推进,使大学政治思想形成统一的教育体系,能促进学生们的整体素养全面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 公民意识 现状分析 培育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8
- 第一章 导论8-15
- 1.1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8-11
- 1.1.1 关于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8-9
- 1.1.2 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9-10
- 1.1.3 关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0-11
- 1.2 本文的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11-15
- 1.2.1 写作思路11
- 1.2.2 研究方法11-12
- 1.2.3 研究意义12-15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概述15-23
- 2.1 公民意识与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15-16
- 2.1.1 公民的含义15-16
- 2.1.2 公民意识的含义16
- 2.2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16-19
- 2.2.1 国家意识教育17
- 2.2.2 民主与法治意识教育17
- 2.2.3 权利与义务意识教育17-18
- 2.2.4 公德意识教育18
- 2.2.5 责任与参与意识教育18
- 2.2.6 学习与创新意识教育18-19
- 2.2.7 发展意识教育19
- 2.2.8 全球公民意识教育19
- 2.3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19-20
- 2.3.1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20
- 2.3.2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关系20
- 2.4 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实意义20-23
- 2.4.1 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0-21
- 2.4.2 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21
- 2.4.3 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是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客观需要21-23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23-29
- 3.1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23-26
- 3.1.1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23-25
- 3.1.2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不足25-26
- 3.2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6-29
- 3.2.1 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26
- 3.2.2 文化因素的制约26-27
- 3.2.3 高校公民意识教育中存在问题27-28
- 3.2.4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制约28-29
- 第四章 完善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29-37
- 4.1 我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对策29-33
- 4.1.1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新理念29
- 4.1.2 努力构建科学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目标新体系29-30
- 4.1.3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主体性30-33
- 4.2 国外公民意识教育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33-37
- 4.2.1 国外公民意识教育简介33-36
- 4.2.2 国外公民意识教育对中国的启示36-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4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0-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锦玉;陈尧;;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公民意识教育[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闵素芬,胡穗;论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建构[J];求索;2005年05期
3 刘小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刍议[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傅红冬;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3期
5 梅慧英;;提升公民意识 培养合格人才[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郭芳芳;;公民意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S2期
7 张砚秋;;论转型期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J];理论月刊;2007年11期
8 肖迎春;赵洲;;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12期
9 牛晓琴;;对我国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鲍艳春;;浅析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永涛;;论公共艺术和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2 周倩;;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体现差异性[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3 邹晶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刍议[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4 王五一;;公民意识教育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5 龙静云;;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中的“四个结合”[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史小华;;时代呼唤新的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7 邓立光;;传统文化之精神价值与公民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李春英;;论学生领袖培养与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9 龙静云;;论我国公民意识教育中的“四个结合”[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10 历励;;浅论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占江;公民意识教育是更深层的公民法治文化教育[N];法制日报;2007年
2 记者 赵耕;委员建议中小学开公民意识教育课[N];北京日报;2008年
3 李庆英;今天,我们怎样做公民[N];北京日报;2008年
4 周胜蛟邋倪洪涛;公民意识与公民意识教育[N];辽宁日报;2008年
5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程垒;公民意识教育的时代视角[N];湖北日报;2008年
6 中共深圳市委政策研究室;让深圳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先锋城市[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 张志明 郑州大学公民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王东哠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教授 王伟;大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N];人民日报;2009年
8 周瑾;公民意识教育:公民社会建设的基础[N];新疆日报(汉);2010年
9 董兵团;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视野[N];学习时报;2007年
10 赵雯;公民意识:法治建设的基础[N];检察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德慧;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汪倩倩;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蓝楠;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晓琴;我国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实施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2 刘军;丰都县实验中学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陈苏苏;论社区的公民意识教育[D];复旦大学;2009年
4 葛青;独立学院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5 蒋仕瑞;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6 孔祥兰;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桂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许虹;中美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比较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9 王善伦;中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比较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10 赵莉;新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建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9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