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之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49.2;G647.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启智;人的生命价值理论比较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2 魏静;;论人力资本的会计确认方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胡颖哲;;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J];山东电大学报;2006年03期
4 元辉;;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我国的“技工荒”现象[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9期
5 熊建军;陈少牧;;两种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王明杰;郑一山;;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08期
7 姚从容;钟庆才;;先天能力与人力资本[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8 杨静达;;酒店“人力资本-客户资本”关系的研究[J];焦作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袁凌;聂菁苗;;人力资本理论对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启示[J];经济学动态;2008年02期
10 郑天雷;;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克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的教育与辞职:基于中国城镇居民的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林晨苹;;论IT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的价值实现及其激励模式[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3 张凤林;;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陈文军;何小杨;;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研究[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诚;;试论人力资本理论的缺陷及其完善[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6 钟宇平;陆根书;;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的经济动因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李媛;高鹏;;高等教育大众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影响分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蒋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探讨——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沈琴琴;张艳华;郭宇强;;人力资本对城乡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A];区域人才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港澳台大陆人才论坛暨2008年中华人力资源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林善浪;林玉妹;樊涛;;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省临沂市的实证调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文;简评《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研究》[N];光明日报;2007年
2 王通讯;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N];中国人事报;2001年
3 天津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 苏津津;人力资本与企业[N];天津日报;2007年
4 欣欣;人力资本: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因素[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李义平;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N];人民日报;2006年
6 梁怡;教育经济学在西方世界的变迁[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李仁君;由穷变富的学问[N];海南日报;2005年
8 马伯钧;比物质资本更重要的资本[N];湖南日报;2003年
9 王黎君;把培训过程变成转移就业过程[N];台州日报;2007年
10 程晨;后毕业时代:一个大学生的无奈转身[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苹;人力资本权变激励策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向显湖;人力资本财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邬烈岚;企业人力资本价格形成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孙春玲;人力资本导向的造价工程师执业风险约束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方阳春;高新企业薪酬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杨增雄;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7 常晔;中国农村不同区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赵红梅;人力资本演变的关联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魏永峰;城市新移民的职业地位获得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10 史晓白;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结实;当代大学生就业供需矛盾之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2 于骥;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激励制度安排[D];四川大学;2004年
3 牟佳妮;基于人力资本的公务员激励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4 姚志辉;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薪酬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陈玉明;影响中国人力资本提升的制度变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6年
6 卢阳;特殊人口群体人力资本再配置:失地农民非正规就业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李清涛;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定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李妍;基于企业组织绩效提升的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于龙;人力资本定价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于杰;SC烟草公司人工成本管理体系设计[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5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9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