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南京国民政府留学教育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21:38
【摘要】: 自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的初期发展阶段,政府对本国学子出洋留学的态度由防范抵制渐变为鼓励支持,相关管理也随之起步并初成系统。但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限制,清末民初的留学教育管理制度仍存在不少重大缺陷,主要表现为地方分权主义及个人自由主义过于泛滥,中央政府难于从宏观上给予调节控制,从而使得留学教育内部出现了某些严重的失衡现象,直接制约了留学教育整体成效的提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对此不断加以全面改革,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以中央集权化为基本特征的留学教育管理制度。 留学人员的选派和核准作为留学教育管理的首要环节,也是南京政府时期一系列配套改革的重中之重。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基层政府、团体、学校及个人在此方面尚拥有较大的自主权,除党员留学、稽勋留学和军事留学等具有特殊性质的选派活动外,由中央相关机构直接自行举办的留学选派并不占主体地位。但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留学证书制度、限定留学学生资格、调整留学学科比重、修正留学单行章则、组织各省留学考选复试等手段,中央政府明显增强了对基层选派活动与个人留学行为的监管控制。经过抗战前期的统制压缩政策后,在留学选派整体规模逐渐恢复的同时,中央集权化趋势继续得以不断强化。教育部自1943年始先后主持办理了数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留学统一考试,驳回多数地方政府自行选派留学的申请,并将庚款留英、清华留美等本由学校、团体自办的留学考选并入统考范畴,基层留学派遣权逐步沦丧直至彻底丧失,最终确立了中央一元化的留学选派体制。整体而言,留学考选中的集权化趋势有助于留学教育整体规模、质量、比例的宏观调控,但由此又会引发基层与中央在此方面的纠纷和矛盾,损伤基层留学选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了考选派遣权的渐趋统一,集权化趋势同样体现于南京政府时期留学教育管理的其他环节。中央相关机构直接强化了对留学生个人的思想审查和学业审核,,并以经费管理为保障,逐步建立起较为系统全面的日常管理体系。在人事任用方面,除对某些特殊性质的留学生施以另案处置外,普通留学生的分发也由自由放任向统一分发转轨。然则,过度的集权往往造成具体管理流程中的效率不彰,驻外留学监督机构的低效与缺失亦使得留学生与中央政府间的矛盾日渐突现,加之受当时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局势的刺激和影响,这些纠纷时而出现,甚至达到相当尖锐的程度。 总体而言,衡量某一历史时期留学教育是否成功进步,不应仅以留学生人数的增长为唯一标准,更应侧重于分析其时留学教育的实际质量和客观绩效。政府在制定管理决策时,也不能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充而忽视质量的控制。在南京国民政府留学教育管理决策方针的演进中,控制规模、注重质量与强化中央集权两条主要线索交互呈现,留学教育整体绩效较之以往明显提升。但倘若矫枉过正,权力的过度集中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因此,只有在保障留学教育客观质量的前提下,于集权与分权两端中寻求适度的平衡,从各方面建立起一套职权分明、严谨有序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充分调动从中央、基层直至留学生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共同推进留学教育的全面进步。南京国民政府留学教育管理中的经验教训,足以为当今提供参考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昀;;端方与晚清留学教育[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5年03期

2 邹俊杰;;试论近代湖北警察留学教育之滥觞[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8年05期

3 丁奕璇;;留学教育机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现代商业;2018年17期

4 刘继强;;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探析[J];文教资料;2009年32期

5 吴丽仙;;从盲目到理性:台湾留学教育价值观的转变[J];文教资料;2010年21期

6 彭良琴;夏新蓉;;德国留学教育服务市场化策略及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年17期

7 朱孔京;;清末留学教育人力资本思想的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6年01期

8 曲铁华;薛冰;;民国时期留学教育政策的特征及现实启示——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01期

9 林冰冰;;民国女子留学教育的发展及其影响[J];教育与考试;2015年05期

10 金文斌;邹斌;;爱国救亡:基于晚清留学教育主线维度的考察[J];宿州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郎群秀;;论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2 岳谦厚;张玮;;清末民初中国留学教育的多元取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孟旭;;张之洞留学教育思想述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孙石月;;张之洞对我国早期留学教育的贡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庄佳骝;;容闳和中国近代留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6 刘洪彬;;关于晚清留日教育的开端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7 黄成授;;陆荣廷与广西留学教育[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黄利群;;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9 张霞英;;试论民国乡村教师的群体构成及角色定位[A];当代教育评论2016(第3辑)[C];2016年

10 黄英;吴洪成;;论近代史上的教育先驱容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蔚;留学教育30年方兴未艾[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吴曼华;留学教育之路——走向世界的历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3 北京大学 陈学飞;为什么一定要加快发展留学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英国向留学教育市场强势扩张[N];中国文化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姜乃强;留学服务助留学教育腾飞[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任瑞娟 王珏 王保超 宋梓默 马一琳 时家昊 陈晓玉;高校留学教育:一收一支总关“情”[N];中国科学报;2019年

7 记者 余靖静;调查:近半数家长留学决策,让中介做主[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赵新宇;新留学教育产业受冲击[N];法制日报;2003年

9 ;如何打造桂林留学教育的竞争力?[N];桂林日报;2015年

10 曹洪谦 罗亚辉;“留学经济”需要再加一把劲[N];北京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冉春;南京国民政府留学教育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健;留学教育与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宪政体制构想[D];南开大学;2013年

3 张宝强;体育专业留学生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1903-1963)[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晓红;跨文化视角下的晚清留英学生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樊国福;留日学生与直隶省教育近代化(1896-1928)[D];河北大学;2012年

6 出头理子;赴日留学现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潘越;中国近代留学比利时研究(1903-1949)[D];暨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中国留学教育服务出口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2 王柘;新中国留学教育事业及其对科技发展影响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3 刘洁;留学教育机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4 孙晓云;清末社会舆论中的留学教育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

5 乐生发;近代留学教育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张早玲;我国家庭自费出国留学教育投资决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王爱华;近代山东国外留学教育探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张新颖;清末与民国时期留学教育政策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李雪敏;甲午战前中日官派留学教育之比较[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吉安;江西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其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972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5972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4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