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模式与建议

发布时间:2020-03-26 13:14
【摘要】:从我国政府目前的财政状况以及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来看,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体系已不适合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体系将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急需解决的任务。合理完善的分担体系能够缓解研究生教育经费短缺的状况,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从而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研究生教育现存的一些问题,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本文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体制为研究对象,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经济学与税收理论的相关知识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动态与留存空间、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以及本文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二部分:明晰文中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给研究生教育成本下定义,阐述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定义。 第三部分:从公共产品属性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税收理论、需求与供给理论四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基础,论证了研究生教育成本应实行合理分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四部分:从教育的经济效益实现特点角度,确立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各主体,并分析了各主体分担现状、作用与意义。 第五部分:分析了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制方面的成功经验。 第六部分:构建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模式。运用相关数学模型对学费标准进行计量;根据税收原理,得出工商企业缴纳研究生学历层次人才使用税的税额公式。 第七部分:给出我国实行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认为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应由国家(政府)、受教育者和用人单位(工商企业)三个主体分担,政府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受教育者交纳学费,用人单位(工商企业)上交人才使用税方式对研究生教育成本进行分担。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不是独立存在的,还要辅以一套完整的助学政策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天鹏;;研究生教育中“第一次”的价值[J];中国研究生;2011年06期

2 张国霖;;从期刊编辑的角度看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两个问题[J];基础教育;2011年03期

3 黄瑶;李春晓;;面对研究生教育,我们需要的是审视自己——彭X墀院士访谈录[J];中国研究生;2011年06期

4 马德秀;;研究生教育战略转型期的挑战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8期

5 ;全国研究生自办学术刊物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中国研究生;2011年06期

6 孟仁忠;;军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工作总结会议在京召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2期

7 陈君;;关于高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模式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1期

8 于秀源;;读研生活杂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2期

9 ;征稿启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1年02期

10 房立真;刘孟奇;白素平;;浅论研究生教育中经济手段的正确使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朴;石正义;王麒;;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多元化模式初探[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5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张湘伟;刘锋;袁兵;;工程力学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柯伟玲;郑霞云;;基于折现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计量及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光 山东济宁;让研究生教育回归本位[N];中华新闻报;2005年

2 记者 屈金星;中国矿大(北京)喜庆恢复研究生教育30周年[N];中国矿业报;2008年

3 记者 赵凤华;中国矿大恢复研究生教育30年[N];科技日报;2008年

4 记者 李欣瑶;努力推动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N];甘肃日报;2009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张鸣;研究生教育不是就业的筐[N];东方早报;2009年

6 若鱼;研究生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年

7 浙江大学校长 杨卫 来茂德、严建华、沈满洪、陈凯旋;协同创新:研究生教育突破传统“师徒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岳娟红;理工大研究生教育:注重与实践接轨[N];太原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田晓玲;研究生教育“两头不着地”有待扭转[N];文汇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陈晓春;研究生教育亟须走出“闭门造车”[N];新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文宏;改革成本分担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健;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问题探析[D];兰州大学;2007年

2 罗海燕;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王超峰;基于C/S、B/S三层构架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4 顾晶晶;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模式与建议[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高艳玲;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线教育系统的研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6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7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彭少春;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及其相关政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01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01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