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效益分析及级别评定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1 13:39
【摘要】:岗位津贴制作为高等院校普遍实施的激励机制,其作用的发挥,受到各方面条件和因素的约束,岗位津贴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在对高校教师现状、特点和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行为研究理论和激励理论等现代管理理论,对高等院校岗位津贴的效益评估、评定方法和实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在如下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探索: 首先,在对岗位津贴制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行为研究理论、激励研究理论为指导,研究高校教师的岗位津贴制度。 其次,以需要层次理论,行为研究理论为指导,对高校教师的特点和具体需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高校教师激励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岗位津贴制度需要把握的原则。 第三,以行为理论和公平理论为指导,研究了岗位津贴制度对教师的激励效用和效益,给出了几个岗位津贴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估分析方法。 第四,根据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给出了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第五,提出采用聚类方法对岗位津贴级别进行划分,充分体现公平与合理,并给出了一个采用聚类方法进行岗位津贴级别划分的实例。 最后,对岗位津贴的实施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45.1
本文编号:2610527
【学位授予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健庄;基于二维直方图的图象模糊聚类分割方法[J];电子学报;1992年09期
2 裴继红,范九伦,,谢维信;一种新的高效软聚类方法:[J];电子学报;1998年02期
3 杜春梅,潘杰义;激励理论在高校图书馆人员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陈义华;数学建模的层次分析法[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5 李午玲;论如何发挥津贴在高校工资分配制度中的作用[J];广西热作科技;2000年02期
6 於晓榛,李青;基于数据仓库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2年10期
7 孙美 ,陈旭东;高校的激励机制与教师积极性调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09期
8 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J];科研管理;2001年06期
9 周海燕,潘留栓;分享型激励与高科技企业的激励机制创新[J];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10 何清;模糊聚类分析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J];模糊系统与数学;1998年02期
本文编号:2610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1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