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公立高校“教育股份制”创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20:25
【摘要】: 国内关于教育股份制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最初是从对职业技术教育实行教育股份制改造的理论研究开始的,到1997年浙江台州市椒江地区出现了民办学校实行教育股份制办学的情况,有学者提出了实行教育股份制的必要性、制度优势、资本运作、股权分配及运行机制等。也有学者提出要对我国公立高校进行教育股份制改造,使之成为部分公有高校主要实现形式,使股份制成为高教发展的体制保障。 本研究在综合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及对相关理论进行概述后,对教育股份制进行了新的定义,而不是以前那种企业股份制理论在教育领域的简单的移植,定义了实然的公立高校教育股份制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我国部分公立高校教育股份制创新的动因与可行性分析。动因主要有:高教资金投入的瓶颈问题,合作办学的需要,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与教育股份制的制度优势等。可行性主要有:以有其他改革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实施渐进式的教育制度变迁,政府主导下建立完善、公平、自由竞争的高教市场运行机制等。 接着提出了部分公立高校教育股份制创新的关键是要明晰运作中的产权及建立现代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在产权明晰上就是要明确产权的主体、客体与权能,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宏观、中观与微观治理结构,其中微观治理结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校(院)长、学生家长会等。法人治理结构也就是明确不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提出了治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在构建了公立高校教育股份制中的产权与治理理论后,对教育股份制与企业股份制进行了区别,并指出教育股份制对体制与机制创新理论的联系与贡献。 在构建了公立高校教育股份制创新理论后,让我们再来看看其实际操作情况。笔者对沈阳师范大学部分二级学院包括科信软件学院、国际商学院实行教育股份制的实例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得出在现实中的运作能做到产权清晰,责任明确,彰现了诸多制度优势,其法人治理结构也基本完善的结论。认为这是公立高校办学的一种有效的实现形式,将得以发展。 最后,笔者提出了我国部分公立高校实行教育股份制创新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合乎法理否?股份制改革不等于所有制改革,资本寻利与教育公益性之间的矛盾问题,股权的处理问题以及人力知识资本的量化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9.2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奇;陈月;;我国公立高校阶段性治理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7期
2 刘瑛;;公立高校适用《劳动合同法》探析[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3 李建奇;张应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与公立高校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4 高飞;;南非公私高校合作关系的历史演进及启示[J];高教探索;2011年04期
5 杜常春;;基于办学主体多元化的高校债务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1年17期
6 程雁雷;;背景·问题·启示:西北政法大学“申博”案引发的法律思考[J];中国教育法制评论;2010年00期
7 刘芳;杨熙媛;邹成锡;;国内民办高校管理决策对比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1期
8 ;短信息[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3年05期
9 解飞厚;梅誉馨;;关于地方高校转制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1年04期
10 范俊芳;;浅析美国高校筹资方式[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敬波;;我国公立高校法人财产权益分析[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夏婷婷;;独立学院实行教育股份制的探索[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杨e,
本文编号:2618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18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