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图文】: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1福建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历年招生情况图从图1所呈现的招生情况并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的实际运行情况来分析,电大开展和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其一,招生规模呈现发展趋势,试点有特色。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从2004年秋季首次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以来,,招生规模虽然不大,现有在校生只有400多人,但参加学习人数已从2004年秋季的76名增长到105名,增加了 1.4倍,呈发展的态势。由于今年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今年秋季参加该项“计划”招生的教学点已发展到61个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农调总队:1996年1季度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加,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6年03期
2 张英香,巴威;必须重视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民消费需求的影响[J];调研世界;1999年10期
3 陈立勇;;从众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4 陈立勇;;从众行为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5 卢兆振;杨洪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农村体育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刘振杰;;积极编织惠及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安全网[J];社会观察;2008年05期
7 董绿英;李庆原;;柳州市农村居民科学素养的调查[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揣佳凡;;连云港市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状况调查与比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27期
9 陈立勇;林文峰;;从众对农村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胡蓉;;苏北农村体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对策与发展思路[J];科技风;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冬;尹青山;;新时期中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李湘;魏泉源;魏秀英;肖俊华;陈晓夫;董仁杰;;农户室内空气污染现状案例分析[A];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新农村、新能源、新产业论坛生物质开发与利用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艳华;王家传;;中国农村居民储蓄与投资关系的实证分析:1981-2006年[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孟新华;;发展能源林,解决农村居民生活用能短缺问题[A];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8年
5 杨继富;;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的科技需求与对策[A];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黄巧玲;;农民环境伦理意识的培育[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7 贾显维;程静;;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偏低的成因及对策[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8 贾鹏生;;南阳市解决农村安全饮水的思路与建议[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马丽斌;赵蕾;;从中国消费城市化、超城市化农村谈起——农村经济发展的另类证明[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10 金瑛;李艳平;胡小琪;崔朝辉;何宇纳;马冠生;;膳食多样化与营养素摄入充足状态关系的分析[A];营养与食品——健康中国高级论坛Ⅱ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雪峰;明年1月起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N];重庆日报;2006年
2 记者 锦秀 霜红;我市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N];大同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杨碧蓉;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N];桂林日报;2006年
4 张苏民;我省参合人数已达421万[N];海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范武平;我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作启动[N];武威日报;2006年
6 张俊德;我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N];张掖日报;2007年
7 王佳伟邋本报记者 郭莹 张海涛 姜忠孝;雪中送碳[N];吉林日报;2007年
8 黄怀邋何建峰 苏荣禄;7月1日起,参保农村居民可刷卡看病[N];厦门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苏荣禄;门诊报销最高比例达60%[N];厦门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佩杰;乡村办体育应多听农民意见[N];新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缉川;江西农村居民消费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李德成;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研究(1955—1983年)[D];浙江大学;2007年
3 窦鹏辉;新时期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淑华;新时期中俄林业经贸合作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林子波;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彭庆文;新时期中国大学体育角色定位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8 王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区域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朱泾涛;新时期中俄经贸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于娟;碳税循环政策在农村能源结构调整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琦;新时期安徽省枞阳县农村居民健康变化效果评价与卫生政策系列研究(二)[D];安徽医科大学;2002年
2 黄细渭;新时期湖北省农村体育服务体系之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3 兰雪梅;新时期我国道德评价标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周彬;论新时期军校学员价值观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吴松波;新时期统一战线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河南大学;2009年
6 杨晓梅;新时期黄石招商引资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刘松林;论新时期民办教育政策的变化及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8 杨爱华;新时期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于欣欣;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徐峰;新时期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思考[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195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19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