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牛津、剑桥大学学院制研究:1249年-1636年

发布时间:2020-04-09 16:28
【摘要】:牛津、剑桥大学学院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这两所大学兴起之初。学院不同于寄宿舍,它主要为那些正在从事高级学科研究和学习的师生提供保障。牛津、剑桥的第一批学院诞生于十三世纪晚期。学院的发展壮大对中世纪牛津、剑桥大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至十六世纪中期,学院取代寄宿舍成为了牛桥学生的主要寄宿场所,并且发展成为教学的中心。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分别于1570年和1636年颁布校规,确立了两校的学院制度。牛津、剑桥大学学院制的形成基本上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它与英格兰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有关。牛桥学院制对欧美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起源、确立、特征和影响三个方面论述了牛桥学院制从1249年到1636年的历史发展过程。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9.5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艳萍;弗莱克斯纳的现代大学功能观及其启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陈金锋;;爱德华一世统治时期英格兰社会内部变革[J];北方论丛;2006年03期

3 洪成文,曲恒昌;比较高等教育研究五十年回顾[J];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4 陈超;产业结构现代化与高教结构改革——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对我们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5 王璐;从文化视角透视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6 易红郡;英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7 袁锐锷,文金桃;试析美国企业大学的现代高等教育性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8 谷贤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9 刘宝存;牛津大学办学理念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10 阎光才;牛津大学与牛津城——传统大学与社区间互动的一个经典个案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田建华;;定位与反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哲学社会科学如何作为[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胡仁东;;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协调机制探析[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3 王斌林;戚业国;;论大学发展及其途径选择[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3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4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邓城锋;香港学制演变:文化角度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蔡永莲;高等教育非公共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红;大学办高职问题探讨[D];汕头大学;2001年

2 迟景明;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整合[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3 张瑞;论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林元富;透过精制的瓮[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6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李红;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组织分析[D];浙江大学;2002年

8 李琼;教育技术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D];湘潭大学;2002年

9 王建香;我国高等教育转型时期的短缺问题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孟现志;大学科技人才精益教育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620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20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c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