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维权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21:12
【摘要】: 大学生维权作为一个新的课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并成为法律、法规、政策所规范的重要内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在高校体制改革的推动下,他们的权益意识逐渐觉醒,其维权活动时有发生,这一新的现象必将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方向。本文针对大学生维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的挑战进行研究。 当前大学生维权意识明显增强,维权活动日益增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对此的研究和探索将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中的冲突和矛盾,促进高校和谐局面的形成。 关于大学生维权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问题,国内研究不够成熟和完善。大学生维权是近几年凸显的热点问题,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学界对此还没有还没有充分地认识和进行深入地研究。现有的相关的学术专著和学术论文,从总体上来看,只是把大学生维权作为一个法律问题来研究。相关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没有能够紧密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研究,或者分析得不够全面、不够透彻,不能解决相关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和借鉴这些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维权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和实践上的把握,结合大学生维权现状对有关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索,努力探求如何加强和完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主要从大学生维权现状及原因分析、大学生维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几方面进行研究。 本文对大学生维权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大学生维权现状、大学生维权的原因分析和大学生维权的价值分析。大学生维权活动主要是针对高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和日常消费权益等几方面展开的,这些内容都是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学生维护权益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包括各种不同的权利。大学生的受教育权,学业、学位证书权,大学生的财产权,大学生的隐私权、名誉权以及其他权利都是大学生维权的内容。大学生维权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总的来说,分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两大类方式。“公力救济”包括通过诉讼、行政、学校来维护大学生自身的权益。与“公力救济”相对的是“私力救济”,它并非通过司法、行政、学校的“公力救济”渠道,而是通过制造舆论向学校施加压力或者采取过激的方式引起注意。对于大学生维权的特点,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从大学生维权活动的现实状况进行观察分析;另一方面从教师、学校、社会对主体性教育的认识程度进行观察分析。 大学生维权活动呈现的状况及特点是由多种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这些原因既包括大学生主体的主观原因,也包括一些客观原因。这些原因有: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显著增强、大学生生存状况的变化、大学生维权方式存在的不同缺陷、我国高校管理的不完善。大学生维权无论对大学生自身、对学校,还是对社会各方面来说,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行为,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现。笔者认为,大学生维权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大学生维权有利于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大学生维权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大学生维权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提出了挑战。大学生的维权活动对不平等的教育理念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使得教育者深刻地反思,清醒地认识到教育者甚至学校在法律地位上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并不是上对下的关系,教育者在学生面前没有任何特权。过去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大学生应该承担的义务,而忽视他们所享有的权利。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觉醒和大学生维权活动的兴起,改变了大学生过去的思想状况,使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关注自己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应享有的合法权益。传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要,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最终沦为枯燥单调的说教,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大学生维权的兴起,使当代的大学生更加追求个性的发展,更加关注自己的受教育权是否充分实现,更加重视自身各种权益的维护。 大学生维权同样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面提出了挑战。客观地评价大学生维权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其实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方面。对大学生的维权活动,教育者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并由此唤醒更多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对于部分已有维权意识的学生,应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更加理性地自觉维护自身权益。对于还没有维权意识的学生,应通过法制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法律不仅规范行为,也保护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使他们全面认识到法的权威和功效,从而唤醒他们的维权意识,真切意识到法律至上、依法办事在现代法制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法制教育还需要关注权利认识的问题。大学生维权行为存在的问题中,大学生对权利的认识不到位是一个大问题。所以,法制教育的内容不能缺乏对学生权利内容的宣传教育。对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引导、重视对学生权利内容的宣传教育应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维权的兴起,更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灌输这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过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方法是对大学生进行单向命令式的教育方法。过去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将教育者作为唯一的主体,将学生仅仅作为教育的客体来对待的,采取的是单主体的教育方法。这些教育方法都不能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方面的加强和改进是非常关键的问题。针对大学生维权,笔者认为,法治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笔者认为,大学生法制教育也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法制教育的内容不能只是单一的法律知识的传授,不能仅仅是拘泥于课堂教学,而是通过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制观念,养成良好的法律行为习惯。只有加强和完善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法律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心中的法”。笔者认为法制教育应该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法律信仰以及依法办事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的内容。 在大学生维权兴起的状况下,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从不同的途径入手,以期获得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提高教师素质、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发挥网络作用、发挥心理咨询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维权与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1
本文编号:2621268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秀明;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初探[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苏静艳;;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刻不容缓[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穆静;;论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正确引导[J];沧桑;2007年01期
4 王艳芳;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能[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查永军;邱建新;;高校学生维权探析[J];成人教育;2004年07期
6 曾坚;对我国“普法”目标取向的法理学思考[J];当代法学;2001年07期
7 陈琳;徐奇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张永华,周妮娜,丁建国;大学生维权活动的法理浅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9期
9 王林;;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工作若干问题探析[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郭冬生;平等与维权: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两个新视角[J];江苏高教;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鹏;大学生权利维护与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21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21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