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上海地方工科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9 04:43
【摘要】:在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的上海,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为上海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产学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受到这些学校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的经济飞速发展,孕育了数以万计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存在为上海地方工科高等学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提供了有利的客观环境。然而,合作教育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扶持政策的缺失,企业缺乏对人才培养的责任感,某些高校办学目标的偏差,学生对合作教育的不理解,一系列的问题使我们深思。如何能使合作教育受到社会的认可,如何理顺合作教育各方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创建符合上海地方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的合作教育模式,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于是就有了本文的这一选题,旨在对这些问题做出一点思考。 本文首先介绍了合作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并对世界各国合作教育模式进行了对比。从哲学、教育学、组织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解析合作教育的理论基础。然后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进一步调查了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代表的上海地方工科院校开展合作教育的实际情况,利用访谈、问卷等形式,从合作教育价值链上的各利益相关人、课程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揭示了上海地方工科院校在合作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充分发挥合作教育价值链中各单元的作用着手,阐述了合作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和解决方案。从法律和政策两个角度,提出了政府对合作教育相关机制的建设方案。而后,在学校层面,从师资建设、制度保障、课程建设和考核指标体系等方面,较系统地提出了开展合作教育的措施和对策。最后,笔者指出合作教育的模式并非是万试万灵,合作教育的优势不能扩大化,在应用中必须扬长避短。
【图文】:

老师,调查结果,合作教育,学生


25协调员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产学合作教育的情况如图2所示:调查结果告诉我们尽管大部分的协调员老师都对学生进行了指导,但还是有近l/4的协调员老师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个别协调员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从不与学生(雇员)联系,也不作任何指导,最后凭映像胡乱给个成绩,极大影响了学生参加合作教育的积极性,阻碍了合作教育的发展。(3)学生对产学合作教育的认同度不高学生是产学合作教育的教育对象,当今社会的讯息和教育渠道的多样化,使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学生在技能培训方面,可选性比较大,导致近4成学生对合作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如图3所示:部分学生出工不出力,参加的目的单纯得只剩下获取一个成绩。更有部分家长托关系找到雇主单位的学生,连单位何在都不知道,更别说有所历练和提高了。这类学生的工作论文主要靠网络摘取和自我创作。学校将助研列入合作教育的范畴,由于脱离了社会属性,也失去了合作教育的属性,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2、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考核机制(1)产学合作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缺失在笔者和几位学校的教务长的交流中,了解到以“合作教育”为名,纳入教育培养计划的上海地方工科院校仅有3所。再仔细的阅读了这些培养计划之后,发现这3所高校的“合作教育”培养计划也只是在原有专业的培养模块上贴了合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9.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杜卫;陈恒;;在国际合作与校企合作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以浙江科技学院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琳;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韩毅f,

本文编号:2632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32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