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与整合

发布时间:2020-04-19 23:41
【摘要】:迈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实现了两个重要的转变: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然而,与此同时,中国高等教育供求自始至终受两方面问题的困扰:其一是如何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缓解高等教育供给不足与高等教育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其二是如何解决社会高级人才短缺与大学生就业困难之间冲突?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中依然矛盾重重,如何化解这些矛盾的研究业已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的理论假设是: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高等教育利益主体的格局业已发生变化。由于政府、高等学校、学生和企业都成为追求不同利益的独立主体,致使高等教育供求主体之间利益问题凸显,并产生了彼此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最终势必要求整合主体利益的高等教育供求制度创新。 本文从高等教育供求及其主体概念、本质和特征入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在理论层面上,从高等教育供求及主体的概念、特征和行为等方面界定了高等教育供求活动的涵义,阐明政府、高等学校、学生和企业四个主体的利益表现、行为变化及其活动规律,文中阐述了如何改变政府垄断高等教育供给的不利局面,以形成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多元化格局的构想;在实践层面上,从主观原因和客观的制度缺陷等方面剖析了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的表现、危害及其根源,并试图通过供给制度改革,实现整合高等供求主体利益的制度创新,寻找实现供求关系平衡的途径。本文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主体利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供求活动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供求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产生的冲突是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紧张的根源,而缓解这种紧张关系的主要出路,就在于通过制度变革的方式,扩大高等教育有效供给,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供求均衡。 除导言和结束语之外,本论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二章,主要阐释高等教育供求主体的相关概念,明确高等教育供求主体的内涵、构成和特征,明确高等教育供给产品是什么,供求主体是谁,从而为研究高等教育供求利益主体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燕;;基于主体利益博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2 李键;;主体利益表达需要制度上的创新[J];党史文苑;2007年14期

3 侯捷;;高等教育供需主体利益的经济学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刘爱华;对“自行车盗销”现象的经济学分析——从相关主体利益看自行车管理[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栾谨崇,栾永胜,于学花;土地征用中相关主体利益关系探析[J];农村经济;2004年11期

6 曹慧;韩一军;;价格上涨对小麦相关主体利益的影响分析[J];农业展望;2008年07期

7 罗放华;;统计主体利益均等化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年07期

8 孙静华;胡冬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主体利益诉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23期

9 许益锋;试析市场经济主体利益矛盾及其协调途径[J];经济师;1998年10期

10 范晓伟;王立涛;;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法律制度的立法构想——基于相关社会主体利益诉求的角度[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树荣;徐江;王爱民;;多元主体利益博弈下的跨界冲突—协作研究——以广珠铁路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2 陈建;李顺利;;行业协会的改革与发展[A];民间组织理论探索——广西民间组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苏锦涛;;茶叶产业链道德风险防范途径初探——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A];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4 李学栋;李习彬;;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三元运行分析[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永霞;高等教育供求主体利益冲突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桂生春;证券市场行为主体利益与市场秩序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2 吴双惠;从美国共同基金主体利益冲突看基金治理安排及对我国之借鉴[D];厦门大学;2008年

3 张琦;城市拆迁各方主体利益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4 沈发玲;排污权交易制度中主体利益关系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5 江奇;征地参与主体利益冲突的博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利益主体冲突化解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7 顾荃;高技术服务开放集成创新网络参与主体利益分配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姬媛媛;居住建筑可持续发展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3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33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c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