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思想理论探讨及其在高等学校的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6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孝彬;论和谐与和谐发展教育(上)[J];中小学管理;1999年01期
2 胡秀荣;国家教委部署首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价[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02期
3 李冠良;;也谈和谐教育[J];学生之友(初中版)(下);2011年08期
4 周远清;质量意识要升温教学改革要突破[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03期
5 刘磊;;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和谐教育的观点[J];学周刊;2011年17期
6 刘道岭;;试论高师院校和谐教育的构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7 李延保;关于高等学校“九五”教材建设工作的建议[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02期
8 王国祥;国家教委副署第二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价[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6年06期
9 ;国家教委专职委员、高教司司长周远清在“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抓好考试管理工作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04期
10 ;团结队伍凝聚力量研讨教学迎接挑战——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教学研讨会综述[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金忠明;;和谐教育:问题与对策[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王建民;田柏凌;师占群;;关于高等学校内部科学决策的研究[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陆根书;刘蕾;孙静春;顾丽娜;;我国主要高校科研效率评价研究[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卓立;;和谐——教育的追求[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5 柳丽玲;;生命悸动——台湾国民小学和谐教育的理论与实施[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6 李岩;薛晓娟;;浅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高等学校的干部教育[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浙江省温岭市城北小学课题组;;二十一世纪和谐教育型学校构建的实践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8 张诗亚;;序言[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邓泽球;郑建岚;;和谐社会中的高校和谐教育[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5年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旭东;;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德生;建设和谐社会与青少年的和谐教育[N];协商新报;2005年
2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曾宪军;创新高职院校和谐教育之路[N];益阳日报;2005年
3 吴建攀;在科学发展中构建和谐教育[N];张家界日报;2005年
4 乔幼轩;从构建和谐社会谈发展和谐教育[N];开封日报;2008年
5 乔幼轩;从构建和谐社会谈发展和谐教育[N];开封日报;2008年
6 九江市十一中 曹红;发挥合力作用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创办和谐教育[N];九江日报;2008年
7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建潮;努力构建和谐教育[N];衡阳日报;2009年
8 李莉太原师范学院;“和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N];山西政协报;2009年
9 长垣县教育局局长 连怀军;关于建设和谐教育的思考[N];新乡日报;2009年
10 李莉 太原师范学院;“和谐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N];山西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达轩;论地方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3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刘继荣;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5 朱泓;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6 周志刚;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综合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秀成;和谐教育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秦廷国;人的和谐发展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颖洁;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高等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正义;我国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颖;高等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冯海虹;我国高等学校信息披露制度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张泽麟;高等学校战略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陶秀丽;高等学校现行社会保险问题初探[D];吉林大学;2004年
6 朱洪波;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大学;2003年
7 金涛;中国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李保升;河北省高等学校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谢沛铭;论合并高校的学科融合[D];中南大学;2003年
10 黎志华;高校竞争优势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634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34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