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00:39
【摘要】: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教育制度,同时它又与社会制度和社会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台湾与大陆虽互相隔绝,却都于上个世纪50年代殊途同归地走上了统一考试的道路。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台湾很早就开始探寻大学入学制度改革的道路,1992年,财团法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提出了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建议书,1994年和1997年在联考以外分别开始推行推荐入学和申请入学,2002年,台湾全面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以大学多元入学制度代替了联考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统治地位。现行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将入学和招生的管道分为两类:甄选入学(学校推荐与个人申请)和考试分发入学(类似于联考),并实行两阶段考试:学科能力测验和指定项目甄试或指定科目考试,坚持考招分立的原则。由于方案本身存在缺陷、宣传力度不够、执行中出现偏差、缺乏各项配套措施,尤其是传统文化影响下社会多元价值观没有建立等原因,使得这项改革在台湾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甚至有人要求重回联考时代。台湾教改当局正在不断对方案进行改进,但将改革继续推行的决心并未动摇。 本文分析和介绍了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行的教育背景、发展历程和方案内容,着重梳理了台湾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并深入思考其中原因,提出对上海高考改革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仔细的考察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结论: 1、台湾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具有优良的理念,其改革方向值得肯定。 2、由于政治、经济、教育及方案本身、操作层面存在问题等原因,致使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实施并不顺利,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造成的惯性思维,是改革的强大阻力。 3、改革遇到阻力是必然的,是新事物成长的必经阶段。改革需要果敢与坚持,如果改革只在无关痛痒的地方做尝试或遇到困难中途废止,就永远跳不出习惯思维的怪圈,难以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当然,考虑到各方面的条件和制约因素,高考改革应该循序渐进,并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保障改革的顺利推行。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9.28
本文编号:2638331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649.28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海鹏;彭毅;李娟;;关于高考公平性量化分析指标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明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良性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宁;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探析与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鹏举;关于山东省高考恶性竞争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中涛;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入学标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方云钦;《中国论坛》对台湾地区大学联考制度的忧思[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38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38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