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大学精神的危机与重建
发布时间:2020-05-09 16:23
【摘要】: 大学精神是大学之为大的根本精神。本文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为依据,运用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教育史等多学科的理论,借助文献法、历史法和比较法来研究这一问题,揭示大学精神的涵义、特征、功能,追寻中西方大学精神的变迁,通过对我国当前大学精神危机的成因分析,提出重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具体思路。 本文主要观点是: 1、大学精神是指赋予大学以生命、活力并反映了其历史传统、观念形态、社会声誉、人际关系、师生心态、校风校貌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其内容包括人文精神、求真精神、自由精神、时代精神、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精神的特性体现在相对独立性、鲜明的个性、继承发展性。它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熏陶等功能。 2、当前中国大学精神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大学人格的危机、大学品位的危机、大学伦理责任的危机。其成因:制度文化背景与社会因素的制约、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冲击、功利性价值取向的凸显、大学技术至上的推崇、大学师生关系的疏离、大学校长的“暗淡无光”。 3、当代中国大学精神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由民主的人文精神、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隆法明德的治校精神。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一是引导社会进步;二是崇尚学术自由;三是坚守人文主义立场。建设的具体途径是:重构大学精神文化内涵、强化教师素质建设、推进大学制度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1
本文编号:2656406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晓滢;饶武元;;多元文化冲击下大学精神的缺失与重塑[J];成功(教育);2009年11期
2 陈功江;;试析大学精神在当代大学建设中的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敏;基于形体两分法的中国本科大学精神文化逻辑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董琳琳;论大学精神[D];河南大学;2012年
3 朱其昌;赣州书院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656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5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