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艳魁;;解析信息化时代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改革[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2 ;通识教育[J];读者(原创版);2007年12期
3 江净帆;;当前美国通识教育发展走向与新兴实践——基于《通识教育发展走向与新兴实践》调查报告的分析[J];教育导刊;2011年07期
4 崔陆军;;关于大学中通识教育教学与跨学科科研有机结合的探索[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7期
5 曹颖磊;;通识教育的发展与现代教学改革——以某“211”高校为例[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6 刘清涛;;浅谈通识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3期
7 孙晓菊;;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与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8期
8 付以琼;;国学经典研读:高校通识教育的核心[J];大家;2011年17期
9 张楚廷;;何谓通识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9期
10 田芳;;信息社会背景下的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J];黑河学刊;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桂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探索[A];推动新型工业化 促进湖南经济发展——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下)[C];2007年
2 周亚荣;;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一个综述[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长岐;张楠楠;郑懿;;杭州市健康城市规划的理念、方法探索[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罗文悟;邓志平;汪汉生;喻小刚;;湿法熄焦技术的改进及实践[A];苏鲁皖赣四省金属学会第十三届焦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吕建平;周金玉;李亚红;韩忠良;;云南省农民蔬菜田间学校实践[A];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俞彬;;病案管理在本院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郑汉清;;班组安全建设与实践[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永华;;财务精细化管理实践与探索[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9 桂小丹;;国内外生态补偿政策研究综述[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10 余百姓;;龙海市东泗乡饮水工程建设初探[A];福建省第十二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晓渔;通识教育的三种误读[N];文汇报;2008年
2 高峰枫;通识教育读本之“欠通”[N];东方早报;2008年
3 施志高;通识教育:通俗化还是教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张梦薇;高校“试水”通识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武汉大学 冯惠敏;提高大学通识教育质量的几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6 徐一川;没有制度化的通识教育堪忧[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常梧 整理;中国通识教育的务实之道[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8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 赵柘锦;台湾高校的通识教育[N];厦门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贺林平;大学通识教育,何时不再“混学分”[N];人民日报;2009年
10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通识教育如何可能[N];杭州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贾庆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演变[D];复旦大学;2005年
4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5 赵万峰;二十世纪初(1898-1937)文化守成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实践[D];西北大学;2005年
6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建明;企业绿色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东海;全人教育思潮与高等教育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凌欣;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健华;中美普通高校通识教育实践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谷建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的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于汝霜;自由教育向通识教育的演变[D];汕头大学;2010年
4 曾德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皮凤英;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改革趋势研究——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添淼;从学术讲座视角探索大学通识教育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石美萍;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伟娜;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李定国;美国高校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舒颖;通识教育课程个性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63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63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