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素质影响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东洋;芦大亮;王波;;论学生社团在卓越工程师建设中的作用[J];世纪桥;2011年11期
2 郑媛媛;;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发展之浅见[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3 卜威;卢亦涵;;学生社团组织建构探析——以xx社团为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4 白宁宁;蒋本桂;;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5 郭海峰;;如何发挥学生心理社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陇东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我的社我的团之特别推荐 南京林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11年08期
7 钱锋;李坤;丁尧;姜苏苏;周媈;;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思路探索——以南徐学院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8期
8 李国政;;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发展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9期
9 ;Breath-Me:风中有花香[J];课堂内外(初中版);2011年06期
10 崔小云;;职院职业实践型学生社团的管理模式探索[J];中国培训;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小琦;杨黎;;内部控制在学生社团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兼议内部控制的研究导向[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陆剑星;;构建“学生社团实践活动探究”一体化的校本课程体系[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3 高朋朋;傅企明;;关于学生社团培养篮球裁判实验性研究——以上海体院篮球三级裁判培养为例[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伍进;;校园亚文化群体—学生社团的社会学分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柯涛;贾冰;李向红;;广西高校专利技术产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梁春伟;;探讨对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A];北京高教保卫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艳琼;;广西高校体育专业“扩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崔文锐;;高职高专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农业教育与农村改革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高洪勋;;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鲁邦建;;社团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个性特长的有效途径[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李海波;广西高校首个以“大学生就业”为服务对象的学生社团诞生[N];广西日报;2004年
2 吕逸;念好指导·服务·帮扶六字真经[N];科技日报;2009年
3 实习生 田桂蓉;学生社团:大学生成长的重要课堂[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黄光武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加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N];广西日报;2005年
5 记者 熊飞;志愿服务类社团异军突起[N];河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陈明 吕鹏飞;“多背一公斤”,用爱心托举希望[N];新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程竹;大学生能否喜欢戏曲?[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本报驻云南记者 高慧;昆明:学生社团绿色环保进行时[N];中国旅游报;2010年
9 记者 陆崇林;共谱地校合作发展绚丽华章[N];钦州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冯敏;“广西高校服务北部湾行”抵达北海[N];北海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莉;中国大学生组织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岑益梅;广西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素质影响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李洁;呼和浩特市中学生社团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单明露;高中学生社团问题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璐;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湖南学生社团(1927-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闫小龙;武汉高校公益型学生社团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6 康望晶;中学生社团规范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张力文;高中学生社团自主发展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慧;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哲;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社团组织形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10 贺恩格;普通高中学生社团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3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63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