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与培养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19:25
【摘要】: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信息逐渐占据了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地位,信息作为生产资料是信息社会最根本的变化之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全世界的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促使人们全面思考在未来世界中如何获取知识的问题。大学生是人类的未来,他们必须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创造未来。顺应时代而为,有识之士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及相关理念,得到了专家、教育部门、政府乃至全社会的认同与重视。但对于信息素养的准确定义、如何有效培养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本论文正是基于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以信息素养与师范大学生作为共同研究对象而展开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等。 论文包括四章内容:第1章,信息素养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教育信息化和信息化教育作为时代特征,也是信息素养研究的背景。通过比较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情况,认识到培养信息素养人才的紧迫性,把握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动向,作为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导向;第2章,信息素养的定义。通过对信息结构和信息系统的深入研究,提出信息素养新的定义及其内涵,讨论了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有明显的突破和创新;第3章,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在了解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出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方案,对某地方师范学院开展个案调查;第4章,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教育改革思路和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在教学中进行应用与反思。 经过系统研究,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第一,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新定义,即个体运用信息系统和获取、处理和施效信息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信息工具能力、信息意识、知识与经验、价值道德判断、信息处理能力五个方面。 第二,提出了师范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方案,并实际应用于某地方师范院校的调查。评价突出信息工具的占有和使用,全面兼顾有和没有计算机参与时的信息活动,更具实用价值。 第三,首倡建立以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建立学生信息素养跟踪评价机制:就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并作了教学实践,得出有益反思。
【图文】:

美国,比例,第三次浪潮,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以信息和知识为动力的“第三次浪潮”,从经济转向新型的信息经济时代。美国近十年来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增长,给整界带来了很大的惊奇。它打破了以往的经济周期规律,用格林斯潘的说法,高科技、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经济打破了原来的周期,上了新的台阶。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Nl工)”随后的“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工工)”设想对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以及通信文化的兴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NH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起到触动和示范作用,它们纷纷效仿,急追,出台了各自的信息化计划。美国还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较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进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微型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多的计算机进入了美国校园〔7〕。据美国FRSSD提供的数据表明(参见图1一1),05年,94%的公立学校计算机接入因特网,其中的97%使用了宽带接入。25年生机比达到3.8:1〔8j。百分比

教师,情况,美国,英国教育


2000年教育战略)}(1991年)、《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法》(1994年)、《美国学教育法》(1996年)、《让美国的孩子为21世纪做好准备:迎接技术读写的战》(1996年)、《电子学习:在所有孩子的指尖上构建世界课堂》(2000年),学生乃至国民提出了学业要求。《不让一个孩子落伍2001法案》(2002年)则明确了“美国每一位儿童的教育必须永远是一项优先之事,’o在资源建设方面,美国有其独特的一面,美国的教育资源主要是利用几家大息技术公司的力量进行建设,由学校教师作好资源的教学设计,由多媒体公司行制作。许多信息技术公司为了自身的发展,在技术人才争夺战中大量投人,立起具有教育职能的网站,制作大量的教学资源〔川。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科性,又保证了资源的技术质量。.2英国教育信息化概况英国早在1973年就接入ARpANet〔3,,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其信息化程度在洲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参见图1一2)〔121。其历年学习和教学用计算机的生机比如图l一3所示〔‘3〕,中学2005年为4.1:1,,2006年为3.6:1。百分比-.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50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其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蒋小平;高师物理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调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4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684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0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