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北洋政府高等教育改革述论

发布时间:2020-07-24 15:33
【摘要】: 严格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于近代,它不是中国社会内部和中国高等教育自身演进的逻辑结果,也不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自然延伸,中国历史上没有现成的、完备的模式,借鉴外国高等教育模式以及模式的频繁转换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中的突出特点。北洋政府时期是我国军阀混战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期间内,是由当时有着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的北洋军阀长期把持着中央政权,故而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但是从整个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来看,对北洋军阀及其政权史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而对北洋政府的文化发展的研究,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更少。事实上北洋政府的高等教育发展以其独有的特色,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从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看,结合时代与国情,对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并提出一系列的政策,这一时期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拓展时期,对后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从北洋政府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地位来看,就具体成效而言是较为显著的;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就宏观而言,它顺应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促成这些历史功绩的原因有客观因素,也有着主观因素。当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也有其不足。本文侧重研究北洋政府对高等教育改革状况,文章主要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所要研究的北洋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选题意义、当前的研究状况以及笔者这篇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北洋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介绍了此时的政治环境、教育经费状况、政府政策法令以及外国对华政策和教会教育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北洋政府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第四部分对这一时期的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影响及其不足进行客观评价,并阐述其对后期发展的影响;第五部分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得出结论,从而更好的认识北洋政府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并进而可以对现在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改革方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649.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欣;;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学制与高等教育现代化[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张清;;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社会信任习惯及其形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7期

3 钱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年26期

4 孙沈鲁;战后外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共同特征及与近代高等教育的联系[J];高等农业教育;1999年07期

5 丁英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端探究——赫德与同文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年09期

6 张伶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及其启示[J];河北学刊;2007年04期

7 袁德俊;论福建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缓慢的历史原因[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年05期

8 曲铁华,李娟;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变及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李庆;;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年03期

10 徐振岐;李晔晔;;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动因考论[J];北方论丛;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哲;;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范式的转型及审视[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摘要集[C];2014年

2 王杰;;盛宣怀与中国的高等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知老不服老 知老不怕老 积极引领并与青少年学生共成长[A];全省高校关工委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C];2012年

4 刘立国;;中法高等教育教学的比较与思考[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黎学平;;浅谈清末大学的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张景岳;;北洋政府时期的人口变动与社会经济[A];近代中国(第三辑)[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谓知;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标志性建筑[N];中国文物报;2015年

2 赵存存;山西大学堂,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中西合壁先河[N];山西政协报;2010年

3 中央联系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林忠钦;把理想之根扎在祖国大地上[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年

4 记者 王端鹏;深化名校名城合作 实现校地共同发展[N];济南日报;2012年

5 赵存存;山西大学堂,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中西合壁先河[N];山西政协报;2010年

6 全国政协副主席 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 陈宗兴;开发大西北 铸就新辉煌[N];光明日报;2012年

7 西北大学党委书记 李军锋  校长 孙勇;西北之光 辉耀世纪[N];光明日报;2002年

8 陕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司晓宏;大学校长如何走向教育家的境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 赵凤翔;第一起跑线[N];光明日报;2002年

10 胡如光;天津——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的发祥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瑜;近代高等教育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2 洪芳;《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海涛;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898-1938)[D];苏州大学;2015年

4 荀渊;中国高等教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言法;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6 王荷英;北洋政府时期不同教育宗旨下的学校体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琴江;北洋政府高等教育改革述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伶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演变[D];湘潭大学;2006年

3 傅琼;论美国介入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历程及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侯焕玲;袁世凯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鞠平凡;中学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中地位的演变及其思想根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乔占泽;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D];苏州大学;2015年

7 李青栖;民国时期辽宁地区高等教育述论-(1912.01.01-1931.09.18)[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会晓;张伯苓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刘海燕;教会大学与我国高等教育近代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李艳;晚清科技引进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形成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90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690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4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