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宇明;;大学文化概念的界定和解读[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8期
2 陈合忠;;浅议大学去行政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唐凤君;;图书馆在构建大学文化中的作用[J];机械职业教育;2011年08期
4 张琳琳;;教育学院大学文化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韩伏彬;董建梅;;近年来大学文化软实力研究综述[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郭学东;黄秋爽;;解析大学办学理念[J];军事交通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傅霞;;论高校学习型机关的创建[J];高教与经济;2011年02期
8 王永友;郝菲;;多维度把握大学文化形成与作用的规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9期
9 陈捷;;大学大爱精神建设的现状及探索[J];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03期
10 张文江;;大学文化的刚性与超越[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巍巍;;刍议我国大学文化经营模式[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福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的几点思考[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饶子和;;大学发展之我见[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4 Luc Vinet;;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从观察者到行动者(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5 宋尚桂;佟月华;;中国大学文化发展的创新路径与教育改革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6 王报换;;激活首都“大学文化”元素与打造先进文化之都的若干思考[A];2011北京文化论坛——打造先进文化之都培育创新文化论坛文集[C];2011年
7 Ian William Chubb;;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8 Richard Leigh Henry;;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新南威尔斯大学的案例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9 胡晓明;;大学文化与古典文学[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10 康翠萍;;学术自由视野下的大学发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蔡劲松;大学文化的哲学视角及本质内涵[N];光明日报;2008年
2 咸阳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刚;大学的“年轻化”和大学文化质量的提高[N];陕西日报;2009年
3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周奇迹;培育大学文化 实现科学发展[N];嘉兴日报;2009年
4 薛晓萍 黄德辉 潘立勇;积极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大学文化[N];河北日报;2009年
5 杨向荣 王菁华;培育大学文化 建设和谐校园[N];人民日报;2009年
6 姜小莉 沈戈;对常州大学发展的几点建议[N];常州日报;2010年
7 无党派代表人士 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学院 许立;大学文化与大连城市精神[N];大连日报;2010年
8 路静;试论大学文化的构建[N];吉林日报;2011年
9 记者 王硕;李未委员建议 多举措支持省市属大学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1年
10 安庆师范学院院长 朱士群 本报记者 李陈续;大学文化要跟进时代[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福杰;大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永友;我国国防工业院校的大学文化体系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3 孙健;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朱为鸿;大学文化创新与组织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李继兵;大学文化与学生发展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李长真;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肖起清;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罗军飞;创新型大学与创新型国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周景春;中国大学理念的文化哲学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田华;基于知识溢出的区域性大学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佼佼;我国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缺失与发展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广元;关于我国大学文化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彭黎;和谐视阈下我国大学文化的特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华文健;企业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对接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5 吴建玲;大学文化对大学人发展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6 翟海刚;大学文化对创新人才的育人作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延云;阿什比高等教育生态学思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郑红午;大学学科建设进程中的学科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9 贾震巍;西方大学文化与我国大学文化的建设[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杨博;大学与社区的文化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15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77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