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的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18:01
   通过审视国内国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考察当前高等教育的客观现状,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层面上缺乏实效的原因,确立从方法上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知识性与人文性相统一、主客体双元互动、全方位与多层次相结合的原则,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维方法模式。 吸纳古今,借鉴“他山”的时空模式: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当代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和借鉴的;把握宏观,深入微观的分层模式: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立体研究,通过分析大学生在不同层面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现,以及各个层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态的影响,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探索;双元平等,协调共进的互动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双元主体,应遵循二者相互作用、辩证发展的规律;显隐并举,合理配置的优化模式: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依托、以显性教育为先导、以隐性教育为着重点,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潜能;科学管理,共同努力的协作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过程进行体制、措施、制度上的建设,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明确、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有轨可循,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从而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规范进行,具体对待的灵活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遵循相关的原则和规定,然而面对形势的变化、突发的事件、对象的差异,又要灵活具体;立足校园,全员参与的网络模式: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应加强全校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扩大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动员家庭、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形成综合教育网络。 这些方法模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形成了一个方法系统,共同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提供保障。
【学位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G64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樊洪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13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13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4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