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与约束——对我国高校业绩津贴分配制度的实证研究
【学位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G647.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勇明;顾远东;;浅谈高校教师“需要”的层次[J];江苏高教;2008年02期
2 邢志杰;闵维方;;影响高校教师岗位津贴分配的因素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6年02期
3 陶沙;;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津贴制度研究述评[J];江苏高教;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邢志杰;;影响高校教师岗位津贴收入分配的因素分析[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王恩胡;;高校教师人力资本的激励[A];陕西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袁本芳;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方明军;大学教师隐性激励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赵映川;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津贴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维俭;民办高校教师激励要素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迪禹;高校专任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怀玉;警察工作倦怠感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4 邢周凌;高校业绩津贴制度对教师组织承诺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方英;饭店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肖卫东;江西LG大学薪酬设计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慧;山东省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芳;民办高校教师薪酬体系的构建与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9 欧阳渊;河北省高校岗位津贴制度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10 路远;L大学岗位津贴制度的分析与设计[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19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19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