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新形势下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

发布时间:2017-04-02 22:04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精细化工产品日新月异,精细化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开发各种功能性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工产品是精细化工的发展方向,而人才培养成为制约精细化工发展的关键因素;那么,在高等教育中如何培养“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精细化工方向人才?精细化工实验课程体系是精细化工课程体系的“基石”,实验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构建和精细化工人才的培养方向及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文利用调查和比较等方法,分别选取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几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这些学校精细化工方向的培养方案,分别从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及研究方向入手,对其进行对比研究与分析,找出了目前高校现有的精细化工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不足,主要问题有:对实验课程体系的地位定位不够准确、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实验内容设置过于分散、实验项目设置缺乏逻辑性、使用教材版本有限且不统一、对个体差异关注不够、本硕课程缺乏有机衔接、反应现代科技知识太少。探讨了新形势下精细化工对实验课程体系设置的要求,精细化工实验课程体系优化整合的目标和原则;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了新形势下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优化整合的方法与策略,主要方法有:嵌入式、延伸式、缝合式、涨落式、重组式。主要策略有:构建“立体化”精细化工实验课程体系、优化实验课程体系结构,引入模块化实验、建立校内创新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研发能力、建立仿真训练实验平台、建立校内中试实验基地、实行“产学”结合,使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在对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结构进行重新调整之后,构建出新的精细化工实验课程体系,划分为实验教学体系、综合能力训练体系、工程能力训练体系。在文章的最后通过实验课程与实验项目间优化与整合案例,探讨了实验课程的优化与整合的方法。
【关键词】:新形势 精细化工 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优化 整合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Q0-4;G6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1
  • 第一章 引言11-23
  • 1.1 问题的提出11-12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2-14
  • 1.2.1 精细化工12-13
  • 1.2.2 课程及课程体系13
  • 1.2.3 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13-14
  • 1.3 研究现状14-20
  • 1.3.1 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概述14-16
  • 1.3.2 精细化工专业发展历程16-17
  • 1.3.3 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17-18
  • 1.3.4 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18
  • 1.3.5 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与教学改革18-20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0-21
  • 1.5 课题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21-23
  • 1.5.1 课题研究对象21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21
  • 1.5.3 课题研究的方法21-23
  • 第二章 精细化工实验课程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23-41
  • 2.1 精细化工课程体系的设置及现状23-28
  • 2.1.1 高校开设精细化工方向现状调查24-26
  • 2.1.2 天津大学精细化工方向课程设置26-27
  • 2.1.3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方向课程设置27-28
  • 2.2 精细化工实验课程体系的研究和现状28-38
  • 2.2.1 天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28-32
  • 2.2.2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32-34
  • 2.2.3 西北民族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34-37
  • 2.2.4 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37-38
  • 2.3 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38-41
  • 2.3.1 精细化工方向的培养目标设置过于狭窄38
  • 2.3.2 精细化工方向实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38-41
  • 第三章 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优化与整合的理论研究41-47
  • 3.1 精细化工实验课程优化与整合的理论基础41-44
  • 3.1.1 系统理论41
  • 3.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41-42
  • 3.1.3 认知学习理论42-43
  • 3.1.4 赫尔巴特的课程整合论43-44
  • 3.2 精细化工实验课程体系优化与整合的目标44-45
  • 3.2.1 实现实验课程体系的多样化44
  • 3.2.2 实现实验课程体系的综合化44
  • 3.2.3 实现实验课程体系现代化44
  • 3.2.4 实现实验课程体系同步化44-45
  • 3.3 精细化工实验课程体系优化与整合的原则45-47
  • 3.3.1 “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45
  • 3.3.2 “强能力、重实践”的原则45
  • 3.3.3 “高素质、特色性”的原则45-46
  • 3.3.4 “开放性、前瞻性”的原则46
  • 3.3.5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46
  • 3.3.6 “创新性实验为主线”的原则46-47
  • 第四章 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优化与整合的方法与策略47-54
  • 4.1 新形势下对精细化工实验课程设置的要求47-49
  • 4.1.1 体现“大工程观“理念47
  • 4.1.2 “宽基础、活模块”47-48
  • 4.1.3 理论与实践结合48
  • 4.1.4 基础与前沿并重48
  • 4.1.5 注重“工程能力”的培养48-49
  • 4.2 精化工实验课程体系优化与整合的构思49-50
  • 4.3 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优化与整合的方法50-51
  • 4.4 精细化工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整合的策略51-54
  • 第五章 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新模式的实践研究54-72
  • 5.1 精细化工实验课程新模式的构建54-58
  • 5.1.1 专业基础实验模块56
  • 5.1.2 精细化工专业综合实验模块56-57
  • 5.1.3 创新研究实验模块57-58
  • 5.1.4 工程实验模块58
  • 5.2 精细化工实验课程优化与整合的案例及其分析58-67
  • 5.2.1 实验课程之间的优化与整合58-67
  • 5.3 实验项目之间的优化与整合案例67-72
  • 结语72-73
  • 参考文献73-75
  • 在校期间参加科研的情况及科研成果75-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靖靖,高广颖,岳福兴,周晓莉,姚虹,魏振枢;精选内容 拓宽模式 培养能力——精细化工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J];大学化学;2004年01期

2 占昌朝;陶春元;谢宝华;;精细化工专业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广东化工;2008年10期

3 陈yN平;张岐;袁文兵;李嘉诚;杨建新;林强;;精细化工课程群的整合及改革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0年02期

4 许江桥,段鸣玉;农林专业人文社科系列课程整合优化原则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2期

5 郭瑞丽;张建树;代斌;;化工专业实验构建与特色[J];高教论坛;2010年03期

6 王庆功;张兆端;李传良;;警察高等院校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与建构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年02期

7 安胜利;蔡颖;;工科大学化学课程体系优化与整合[J];中国冶金教育;2007年01期

8 陈明君;傅杨武;周群英;;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2年16期

9 梁彦涛;赵晓菊;尤凤丽;曲丽娜;于文革;;生物科学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整合与优化[J];经营管理者;2013年03期

10 李巧林,龙巨东;理工科院校课程结构及体系优化刍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精细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3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3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