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菊师范教育思想研究
【学位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G659.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余家菊师范教育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教育状况
一、社会背景
二、教育状况
第二节 个人学习经历
一、国内学习
二、国外学习
第三节 理论渊源
第二章 余家菊师范教育思想的内容
第一节 师范教育的重要性
一、普通师范教育
二、乡村师范教育
第二节 师范学校的行政管理体系
一、主张师范学校独立设置
二、提倡建立完善的师范学校行政管理体系
第三节 师范生的培养体系
一、目标体系
二、选拔体系
三、资助体系
四、课程体系
五、考核体系
第三章 余家菊师范教育思想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第一节 余家菊师范教育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余家菊师范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下放办学的自主权,办出特色
二、严格师范生的培养,养成良师
三、加强附属学校建设,严抓实习
四、注重农村师资培养,促进教育公平
五、提高教师地位,注重教师的终身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长法;颜蒙莎;;余家菊的师范教育思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黄正平;新世纪师范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抉择[J];教育探索;2001年11期
3 郭景川;;罗炳之的师范教育思想与实践[J];教师教育论坛;2016年03期
4 刘晓娣;;台湾师范教育机构转型概述[J];现代妇女(下旬);2013年11期
5 郭孝义,殷敦新;论张謇与近代师范教育[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6 谢兰荣;师范教育的百年历程──“教育百年”之三[J];内蒙古教育;1999年05期
7 李剑萍;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中国化历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02期
8 王长纯;从双轨制到一体化──谈法国师范教育制度的历史演进[J];外国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9 贾卫红;;借鉴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 推进教师教育发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黄崴;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靖华;我国近现代高等音乐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发展与现实变革[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2 李拉;对新中国特殊师范教育制度建设的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晓宇;英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君;封闭、开放与综合[D];河北大学;2011年
6 陆道坤;制度的输入与体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马艳芬;教师教育发展困境的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德忠;异质的移植与内化: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师范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9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淑芬;余家菊师范教育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婵娟;1912-1937年山西省师范教育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3 王琳;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对当代教师教育的启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王聪颖;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师范教育中国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巢小妹;国民政府时期女子师范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张艳艳;从近代学制看我国师范教育体制的确立与发展[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向红;我国师范教育模式向混合型发展的可行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赵绪松;梁启超与第斯多惠师范教育思想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9 杨欣改;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女子师范教育述评[D];河北大学;2005年
10 吴薇;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宏观走向与重组探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42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suzhijiaoyulunwen/2842169.html